1.标记清除算法:
在GCRoot链上的对象被标记为存活对象,没被标记的就是非存活对象。
问题:
导致碎片化问题,碎片化又得用链表进行维护,分配速度慢
2.复制算法:
分为from to两个空间。
在GC开始时,原来都是在from ,将GCRoot对象搬运到to,然后引用链上的也搬运到to空间,此时清理from空间,然后from和to名称互换。保证from空间一直都是存对象的地方。
吞吐量高,不会碎片化(按顺序存放对象),内存效率低。
3.标记整理算法
对标记清除算法的扩展,在标记阶段一致,在整理阶段将存活的对象移动至堆的一端,避免了内存碎片。
内存使用率高,不会碎片化,整理阶段效率不高
4.分代GC
把内存分为新生代(存活时间较短的对象)和老年代(存活时间较长的对象)
新创建的对象会放在Eden园区,园区满了以后触发年轻代的GC,叫做MinorGC,只要Eden
区满了,就会触发MinorGC。
Eden
区和From Survivor
区的存活对象会被复制到To Survivor
区。
在Minor GC结束后,To Survivor
和From Survivor
区角色互换,为下一次GC做准备。
在MinorGC中,Eden
区的存活对象首先尝试转移到From Survivor
区。如果From Survivor
区未满,则正常存放。如果From Survivor
区满了,存活对象将被直接晋升到老年代(或触发Full GC)。
运用的是复制算法,将from的存活对象转移至to,再清空from,最后from和to交换名称。
每一次MinorGC都是让存活对象的年龄+1,到15的时候晋升老年代
5.Full GC 的触发条件
当对象晋升(Promotion)到老年代时,如果老年代没有足够的空间存放这些对象,会触发 Full GC。
程序显式调用System.gc()
可能触发 Full 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