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程3

本文详细介绍了线程同步中的关键技术,包括使用互斥锁确保线程安全地访问共享资源,利用条件变量协调线程间的协作,以及如何避免死锁等问题。通过具体示例解释了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昨天忘记贴这个帖子的链接了点击打开链接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创建一个键,并将它和某个数据相关联。我们要定义一个函数createWindow,这个函数定义一个图形窗口(数据类型为Fl_Window *,这是图形界面开发工具FLTK中的数据类型)。由于各个线程都会调用这个函数,所以我们使用线程数据。

复制代码
/* 声明一个键*/
pthread_key_t myWinKey;
/* 函数 createWindow */
void createWindow ( void ) {
    Fl_Window * win;
    static pthread_once_t once= PTHREAD_ONCE_INIT;
    /* 调用函数createMyKey,创建键*/
    pthread_once ( & once, createMyKey) ;
    /*win指向一个新建立的窗口*/
    win=new Fl_Window( 0, 0, 100, 100, "MyWindow");
    /* 对此窗口作一些可能的设置工作,如大小、位置、名称等*/
    setWindow(win);
    /* 将窗口指针值绑定在键myWinKey上*/
    pthread_setpecific ( myWinKey, win);
}

/* 函数 createMyKey,创建一个键,并指定了destructor */
void createMyKey ( void ) {
    pthread_keycreate(&myWinKey, freeWinKey);
}

/* 函数 freeWinKey,释放空间*/
void freeWinKey ( Fl_Window * win){
    delete win;
}
这样,在不同的线程中调用函数createMyWin,都可以得到在线程内部均可见的窗口变量,这个变量通过函数pthread_getspecific得到。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已经使用了函数pthread_setspecific来将线程数据和一个键绑定在一起。这两个函数的原型如下:
extern int pthread_setspecific __P ((pthread_key_t __key,__const void *__pointer));
extern void *pthread_getspecific __P ((pthread_key_t __key));

  这两个函数的参数意义和使用方法是显而易见的。要注意的是,用pthread_setspecific为一个键指定新的线程数据时,必须自己释放原有的线程数据以回收空间。这个过程函数pthread_key_delete用来删除一个键,这个键占用的内存将被释放,但同样要注意的是,它只释放键占用的内存,并不释放该键关联的线程数据所占用的内存资源,而且它也不会触发函数pthread_key_create中定义的destructor函数。线程数据的释放必须在释放键之前完成。

//那么delete 在哪里 窝草;


//  老子又来猜了,丢你妈嗨,爷来咯

互斥锁用来保证一段时间内只有一个线程在执行一段代码。必要性显而易见:假设各个线程向同一个文件顺序写入数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一定是灾难性的。
  我们先看下面一段代码。这是一个读/写程序,它们公用一个缓冲区,并且我们假定一个缓冲区只能保存一条信息。即缓冲区只有两个状态:有信息或没有信息。

复制代码
void reader_function ( void ); // that'crystal clear ,love this function
void writer_function ( void ); 
char buffer;
int buffer_has_item=0;
pthread_mutex_t mutex;
struct timespec delay;

void main ( void ){
    pthread_t reader;
    /* 定义延迟时间*/
    delay.tv_sec = 2;
    delay.tv_nec = 0;
    /* 用默认属性初始化一个互斥锁对象*/
    pthread_mutex_init (&mutex,NULL);//写的很清楚
    pthread_create(&reader, pthread_attr_default, (void *)&reader_function), NULL);
    writer_function( );
}

void writer_function (void){
    while(1){
        /* 锁定互斥锁*/
        pthread_mutex_lock (&mutex);
        if (buffer_has_item==0){
            buffer=make_new_item( );
            buffer_has_item=1;
        }
        /* 打开互斥锁*/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pthread_delay_np(&delay);
    }
}

void reader_function(void){
    while(1){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if(buffer_has_item==1){
            consume_item(buffer);
            buffer_has_item=0;
        }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pthread_delay_np(&delay);
    }
}
上面什么意思不太看得懂

这里声明了互斥锁变量mutex,结构pthread_mutex_t为不公开的数据类型,其中包含一个系统分配的属性对象。函数pthread_mutex_init用来生成一个互斥锁。NULL参数表明使用默认属性。如果需要声明特定属性的互斥锁,须调用函数pthread_mutexattr_init。函数pthread_mutexattr_setpshared和函数pthread_mutexattr_settype用来设置互斥锁属性。前一个函数设置属性pshared,它有两个取值,PTHREAD_PROCESS_PRIVATE和PTHREAD_PROCESS_SHARED。 前者用来不同进程中的线程同步,后者用于同步本进程的不同线程(说反了,应该颠倒过来)。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使用的是默认属性PTHREAD_PROCESS_ PRIVATE。后者用来设置互斥锁类型,可选的类型有PTHREAD_MUTEX_NORMAL、PTHREAD_MUTEX_ERRORCHECK、PTHREAD_MUTEX_RECURSIVE和PTHREAD _MUTEX_DEFAULT。它们分别定义了不同的上锁、解锁机制,一般情况下,选用最后一个默认属性。
  pthread_mutex_lock声明开始用互斥锁上锁,此后的代码直至调用pthread_mutex_unlock为止,均被上锁,即同一时间只能被一个线程调用执行。当一个线程执行到pthread_mutex_lock处时,如果该锁此时被另一个线程使用,那此线程被阻塞,即程序将等待到另一个线程释放此互斥锁。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使用了pthread_delay_np函数,让线程睡眠一段时间,就是为了防止一个线程始终占据此函数。

  上面的例子非常简单,就不再介绍了,需要提出的是在使用互斥锁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死锁:两个线程试图同时占用两个资源,并按不同的次序锁定相应的互斥锁,例如两个线程都需要锁定互斥锁1和互斥锁2,a线程先锁定互斥锁1,b线程先锁定互斥锁2,这时就出现了死锁。此时我们可以使用函数pthread_mutex_trylock,它是函数pthread_mutex_lock的非阻塞版本,当它发现死锁不可避免时,它会返回相应的信息,程序员可以针对死锁做出相应的处理。另外不同的互斥锁类型对死锁的处理不一样,但最主要的还是要程序员自己在程序设计注意这一点。

//如果需要声明特定属性的互斥锁,须调用函数pthread_mutexattr_init 这里和之前一样,属性都是要调用函数来实现的。

就是在一个函数里面,设置上锁函数和解锁函数。

还有什么死锁,这么秀的吗


 4.3 条件变量

  前一节中我们讲述了如何使用互斥锁来实现线程间数据的共享和通信,互斥锁一个明显的缺点是它只有两种状态:锁定和非锁定。而条件变量通过允许线程阻塞和等待另一个线程发送信号的方法弥补了互斥锁的不足,它常和互斥锁一起使用。使用时,条件变量被用来阻塞一个线程,当条件不满足时,线程往往解开相应的互斥锁并等待条件发生变化。一旦其它的某个线程改变了条件变量,它将通知相应的条件变量唤醒一个或多个正被此条件变量阻塞的线程。这些线程将重新锁定互斥锁并重新测试条件是否满足。一般说来,条件变量被用来进行线承间的同步。

//也就是说这吊东西是来管理线程间的协助的

  条件变量的结构为pthread_cond_t,函数pthread_cond_init()被用来初始化一个条件变量。它的原型为:

extern int pthread_cond_init __P ((pthread_cond_t *__cond,__const pthread_condattr_t *__cond_attr));

  其中cond是一个指向结构pthread_cond_t的指针,cond_attr是一个指向结构pthread_condattr_t的指针。结构pthread_condattr_t是条件变量的属性结构,和互斥锁一样我们可以用它来设置条件变量是进程内可用还是进程间可用,默认值是PTHREAD_ PROCESS_PRIVATE,即此条件变量被同一进程内的各个线程使用。注意初始化条件变量只有未被使用时才能重新初始化或被释放。释放一个条件变量的函数为pthread_cond_ destroy(pthread_cond_t cond)。

//和互斥锁一样我们可以用它来设置条件变量是进程内可用还是进程间可用,默认值是PTHREAD_ PROCESS_PRIVATE,即此条件变量被同一进程内的各个线程使用。


函数pthread_cond_wait()使线程阻塞在一个条件变量上。

  它的函数原型为:

extern int pthread_cond_wait __P ((pthread_cond_t *__cond,
pthread_mutex_t *__mutex));

  线程解开mutex指向的锁并被条件变量cond阻塞。线程可以被函数pthread_cond_signal和函数pthread_cond_broadcast唤醒,但是要注意的是,条件变量只是起阻塞和唤醒线程的作用,具体的判断条件还需用户给出,例如一个变量是否为0等等,这一点我们从后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到。线程被唤醒后,它将重新检查判断条件是否满足,如果还不满足,一般说来线程应该仍阻塞在这里,被等待被下一次唤醒。这个过程一般用while语句实现。
  另一个用来阻塞线程的函数是pthread_cond_timedwait(),它的原型为:

// 线程可以被函数pthread_cond_signal和函数pthread_cond_broadcast唤醒

一个用来阻塞线程的函数是pthread_cond_timedwait(),它的原型为:

extern int pthread_cond_timedwait __P ((pthread_cond_t *__cond,
pthread_mutex_t *__mutex, __const struct timespec *__abstime));

  它比函数pthread_cond_wait()多了一个时间参数,经历abstime段时间后,即使条件变量不满足,阻塞也被解除。
  函数pthread_cond_signal()的原型为:
  extern int pthread_cond_signal __P ((pthread_cond_t *__cond));

  它用来释放被阻塞在条件变量cond上的一个线程。多个线程阻塞在此条件变量上时,哪一个线程被唤醒是由线程的调度策略所决定的。要注意的是,必须用保护条件变量的互斥锁来保护这个函数,否则条件满足信号又可能在测试条件和调用pthread_cond_wait函数之间被发出,从而造成无限制的等待。下面是使用函数pthread_cond_wait()和函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