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赋值执行顺序&(非重点)代码块(宋红康JAVASE)

本文详细阐述了Java中属性赋值的顺序,包括默认初始化、显式初始化、构造器初始化以及运行时赋值。同时,介绍了代码块(静态和非静态)的概念、作用和执行时机,强调了静态代码块先于非静态代码块执行,以及在类和对象初始化过程中的执行顺序。通过示例代码展示了类继承下的静态和非静态代码块以及构造器的加载顺序,进一步巩固了理解。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 一、属性赋值执行顺序
    对属性可以赋值的位置:
    ①默认初始化
    ②显式初始化/⑤在代码块中赋值
    ③构造器中初始化
    ④有了对象以后,可以通过"对象.属性"或"对象.方法"的方式,进行赋值

执行的先后顺序:① - ② / ⑤ - ③ - ④

执行的先后顺序:① - ② / ⑤ - ③ - ④

  • 二、 类的成员之四:代码块(或初始化块)

    1. 代码块的作用:用来初始化类、对象
    1. 代码块如果有修饰的话,只能使用static.
    1. 分类:静态代码块 vs 非静态代码块
    1. 静态代码块

内部可以有输出语句
随着类的加载而执行,而且只执行一次
作用:初始化类的信息
如果一个类中定义了多个静态代码块,则按照声明的先后顺序执行
静态代码块的执行要优先于非静态代码块的执行
静态代码块内只能调用静态的属性、静态的方法,不能调用非静态的结构

非静态代码块

内部可以有输出语句
随着对象的创建而执行
每创建一个对象,就执行一次非静态代码块
作用:可以在创建对象时,对对象的属性等进行初始化
如果一个类中定义了多个非静态代码块,则按照声明的先后顺序执行
非静态代码块内可以调用静态的属性、静态的方法,或非静态的属性、非静态的方法

静态代码块、非静态代码块、构造器加载顺序
总结:由父及子,静态先行
例题:

class Father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11111111111");
	}
	{
		System.out.println("22222222222");
	}

	public Father() {
		System.out.println("33333333333");

	}

}

public class Son extends Father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44444444444");
	}
	{
		System.out.println("55555555555");
	}
	public Son() {
		System.out.println("66666666666");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由父及子 静态先行
		System.out.println("77777777777");
		System.out.println("************************");
		new Son();
		System.out.println("************************");
		new Son();
		System.out.println("************************");
		new Father();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