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点击放大 |
5. PLM关键技术
发展和运用PLM技术,要重点突破以下技术方面:
因特网环境下基于构件的复杂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与实现技术
PLMS的运行协调机制及维护管理技术
PLMS的构件功能划分、描述及接口定义
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元模型构造技术
分布式异构产品数据模型的映射策略和自动转换技术
层次化跨阶段协同工作过程建模技术
基于XML的开放信息集成与动态过程联盟技术
基于语义网络的多维视图产品数据组织、管理、操作技术
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工程与项目管理技术
PLM发展趋势
纵观当代PLM现状,PLM技术具有如下特点:统一模型、应用集成、全面协同。
PLM技术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PLM提供支持多层次跨阶段企业业务协同运作的支撑环境
PLM提供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全功能服务
PLM提供完全开放的体系结构和系统构造方法
PLM提供支持系统定制和快速实施能力
PLM提供标准化的实现技术和实施方法
6.PLM的实施
与工具软件相比,PLM最复杂和最困难的一点在于实施,但很多地方应当与PDM的实施有相同之处。
1. 网络是基础,实施PLM需要一个可靠有力的网络环境支持,随着目前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千兆以太网已在很多企业得到了应用。
2. 高可靠性的操作系统、强大的硬件平台、稳定的数据库系统和海量的存储设备都是PLM系统必不可少的。
3. 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是成功实施PLM的前提保障,PLM的实施仍然是一个“三份技术、七份管理、十二份数据”的系统工程,数据的可信度在整个系统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4. PLM还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体系是PLM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PLM不是一个纯粹的软件产品,它的实施从根本上要触动企业的管理根基和管理流程,因而,PLM的实施是绝对离不开企业高管层的支持。成功的PLM系统一定是技术、人员、数据和管理方法的成功结合与集成,而不是以过程自动化程度为衡量标准。此外, PLM系统的建立在实施过程中能得到有经验实施人员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
7.对PLM认识的误区
最常听到的一些说法是:“ERP是现今最佳的管理模式”、“ERP包含了CRM、SCM甚至PLM的所有功能”、“企业信息化就是上ERP”。事实果真是如此吗?人们经常把PLM与ERP混淆起来,搞不清两个系统之间的差异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业界一种新的动向是:ERP厂商正在提供和充实他们的PLM功能,也试图加入到PLM的领域中来分一勺羹。ERP厂商提供的PLM解决方案与专业PLM厂商提供的PLM解决方案是一样的吗?
人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ERP过去从未、将来也不会提供以CAD为中心的PLM系统的功能。ERP厂商所提供的PLM其实还是以ERP系统角度所考虑的一种功能上的延伸,是有限的PLM,并非是专业PLM系统所涵盖的全部功能。同理,在专业的PLM系统这一边,暂时也不会有任何厂商可以提供财务管理、物料供应、车间报表等典型的ERP的功能。当前业界用户的最佳选择,仍然是以系统集成的方式,加强两类系统的开放性以及提高两类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以便来获得一个适用的、强大的PLM环境。
PLM与ERP都是一种流程管理思想,二者区别是什么?对此,IBM公司刘丰田表示,IBM公司的看法是,ERP是对有形资产的管理,PLM则是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因此,以生产型为主的制造业采用ERP的比重比较大,而以产品研发为主的制造业更适合PLM。
而不少被采访信息主管对PLM的理解则是:与PDM相比,PLM是把PDM与ERP、SCM、CRM等系统集成之后形成的一个大系统,更偏重于集成和整合。
综合来看,目前PLM更多的是一个范畴比较广泛的概念,是一种以产品设计为核心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的管理思想,而不是一个类似ERP这样具有比较明确或稳定的技术结构。但其实现的基础却是PDM、ERP、SCM、CRM等系统的集成和整合。另据调查显示,尽管90%的被采访者都对PDM比较了解,但至少30%的被采访者对PLM概念并不是特别清楚,只是有所耳闻。有些人还把PDM等同于PLM,感觉两者差不多。
企业信息化,特别是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无论你如何分类、组合,剖析、预测,或是以你想要的任何方式来评估、定义它,最终,企业信息化尘埃落定为四个主要的业务领域,由四种主要的IT信息系统所代表,分别是:企业资源规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这四种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面向某类特定的业务问题,选用一种或几种系统来构建自己的企业信息化框架体系。那种认为企业信息化就是实施ERP系统的观点是十分片面和有害的。ERP、SCM、CRM、PLM都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选取的过程中,要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合理配置,不可偏废。
8. PLM的市场分析
随着PLM软件的不断完善,PLM系统在现代制造企业中将会得到全面的应用。据CIMdata公司预测,从2002~2006年PLM市场的增长将会以每年25%的速度高速增长。
PLM市场几大阵营的形成
1.以CAD/PDM为核心业务并成功地集成了ERP的PLM专业厂商,如:EDS、达索等公司。他们在PLM中都有很长的历史。
2.以ERP为核心业务而新开拓了PLM功能的厂商,如SAP、Baan和Oracle等。
3.提供单一产品的中立厂商——例如Agile Software、MatrixOne等,他们的角色主要是在以CAD为中心和以ERP为中心的厂商之间来搭桥拼缝的。
调查显示,我国有广东美的集团、安徽叉车集团、长空机械厂、方正等10%的被采访企业表示要或在实施PLM。安徽叉车打算到2005年完全实现PDM与ERP、财务、办公等系统的集成,完成PLM。
下图是AMR研究公司对市场上PLM主要供应商解决方案的综合评估:
供应商
| 产品组合/ 项目管理
| 客户需求
管理
| 协同产品
设计
| 产品数据
管理
| 直接原材料
资源整合
| |
EDS PLM
| 3
| 5
| 5
| 5
| 3
| 21
|
Matrix One
| 3
| 5
| 1
| 5
| 3
| 17
|
SAP
| 5
| 3
| 1
| 3
| 3
| 15
|
Agile
| 3
| 1
| 1
| 3
| 5
| 13
|
Agile(Eigner)
| 1
| 3
| 3
| 5
| 1
| 13
|
IBM DS
| 1
| 1
| 5
| 5
| 1
| 13
|
PTC
| 1
| 1
| 5
| 5
| 1
| 13
|
Oracle
| 3
| 3
| 1
| 1
| 3
| 11
|
Baan
| 1
| 3
| 1
| 3
| 3
| 11
|
国内企业信息化大多以ERP为核心,而国外制造业信息化则是以产品研发为核心,再结合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另外,我国台湾地区的PDM、PLM也发展得如火如荼。从宏观看,这是一个必然趋势。由于我国台湾地区的制造业正从劳动密集型向附加值较高的产品设计方向发展,因此,产品开发周期越来越短,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产品设计。相对来说,我国PLM发展不是很快,但这肯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