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python 基础学习-0326

本文介绍了Python中的变量概念,包括变量如何在内存中表示字符串,以及变量赋值的过程。通过示例解释了变量A和B的关联性,强调了变量赋值并不改变已赋值对象。此外,文章还探讨了Python的常量表示、整数除法的精确性以及数据类型的特性。最后,详细阐述了ASCII、Unicode、UTF-8编码的区别和作用,以及在Python中如何进行字符编码转换。

理解变量在计算机内存中的表示也非常重要

A=‘abc’时

Python解释器干了两件事情:

1.在内存中创建了一个‘ABC’的字符串
2.在内存中创建了一个名为A的变量,并把它指向‘ABC’

也可以把一个变量a赋值给另一个变量b,这个操作实际上是把变量b指向变量a所指向的数据,例如下面的代码:

A=‘abc’ 问?最后一行打印出变量B的
B=A 内容到底是‘ABC’呢还是
A=‘XYZ’ ‘XYZ’????
print(B)
如果从数学意义理解,就会错误地得出B和A相同,也应该是‘XYZ’

但实际上B的值是‘ABC’。
我们一行一行地执行代码,就可以看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执行A=‘ABC’时,解释器创建了字符串‘ABC’和变量A,并把A指向‘ABC’

执行B=A,解释器创建了变量B,并把B指向A指向的字符串‘ABC’

执行A=‘xyz’,解释器创建了字符串‘XYZ’,并把A的指向改为‘XYZ’,但B并没有更改:

所以:最后打印变量B的结果自然是‘ABC’了

eg:
a=‘red’
a=‘blue’
b=a
b=‘black’
print(a)

常量:
所谓常量就是不能变的变量,比如常用的数字常熟π就是一个常量。在Python中,通常全部大写的变量名表示常量
WI=3.4454
PI=3.1415
但事实上PI仍然是一个变量,Python根本没有任何机制保证PI不会被改变,所以,用全部大写的变量名表示只是一个习惯上的用法,如果你一定要改变变量PI的值,也没人能挡住你

最后解释一下整数的除法为什么也是精确的

总结:

整数除法永远是整数,即使除不尽。要做精确的除法,只需把其中一个整数换成浮点数做除法就可以

无论整数做除法还是取余数,结果永远是整数,所以,整数运算结果永远是精确的。

1.Python支持多种数据类型。
2.在计算机内部,可以把任何数据都看成一个“对象”。
对象;有它具体的行为(方法,函数)和属性。
3.变量就是在程序中用来指向这些数据对象的。

4.变量赋值就是把数据和变量给关联起来。

pycharm:使用
name=input(”请输入名字:”)#提示输入名字,并将输入的值用name变量存储。
#input():输入的值,是字符串类型。
age=input(”请输入年龄:”)
#int():将其他数据类型换为int类型。
if int(age)>18:#如果age大于18
print(name,”成人”)
else:#如果age小于18
print(name,”未成年”)
#TypeEttor:’>’not supported between
instances of ’str’ and ’int’

字符串和编码

字符编码:

首先我们知道,字符串也是一种数据类型,但是,字符串比较特殊的是还有一个编码问题!

因为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如果要处理文本,就必须先把文本转换为数字才能处理,最早的计算机在设计时采用8个比特(byte),所以,一个字节能表示的最大整数就是255(二进制11111111=十进制255),如果要表示更大的整数,就必须用更多的字节。比如两个字节可以表示的最大整数65535,4个字节可以表示的整数是4294967295

2进制转换为10进制:

相加:128+64+32+16+8+4+2+1=255

00111110
64=32+16+8+4+2
10111110
190=128+32+16+8+4+2
10110110
182=128+32+16+4+2

由于计算机是美国人发明的,因此,最早只有127个字符被编码到计算机里,也就是大小写英文字母、数字和一些字符,这个编码表被称为ASLL编码,比如大小字母A的编码时候65小写字母a的编码是97.

但是要处理中文显然一个字节是不够的,至少需要两个字节,而且还不能和ASLL编码冲突,所以,中国制定了GB2312编码,用来把中文编进去

你可以想得到的是,全世界有上百种语言,日本把日文编到Shift jis 里,韩国把韩文编到Euc-kr里,各国有各国的标准,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结果就是,在多语言混合的文本中,显示出来会有乱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此,Unicode诞生,Unicode把所有语言都统一到一套编码里,这样就不会再出现乱码

Unicode标准也在不断发展,但最常用的是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如果要用到非常偏僻的字符,就需要4个字节)。现代操作系统和大多数编程语言都直接支持Unicode

现在,捋一捋,ASCII编码和Unicode编码的区别:ASCII编码是1个字节,而Unicode编码通常是2个字节。

字母A用ASCII编码是十进制的65,二进制的01000001;
字符0用ASCII编码是十进制的48,二进制的00110000,注意字符‘0’和整数0是不同的;

汉字中已经超出了ASII编码的范围,用Unicode编码是十进制的20013,二进制的01001110 00101101。

你可以猜测,如果把ASCII编码的范围,用Unicode编码,只需要在前面补0就可以,因此,A的Unicode编码是00000000 01000001。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统一成Unicode编码,乱码问题从此消失了。但是,如果你写的文本基本上全部是英文的话,用Unicode编码比ASCII 编码需要多一倍的存储空间,在存储和传输上就十分不划算。

所以,本着节约的精神,又出现了把Unicode编码转化为“可变长编码“的UTF8编码。
UTF-8编码把一个Unicode字符根据不同的数字大小编码成1-6个字节,常用的英文字母被编码成1个字节,汉字通常是3个字节,只有很生僻的字符才会被编码成4-6个字节。如果你要传输的文本包含大量英文字符,用UTF-8编码就能节省空间

ASC编码----gb2312/日本编码-------Unicode----------------UTF8

总结:
在计算机内存中,统一使用Unicode编码,当需要保存到硬盘或者需要传输的时候,就转换为UTF8编码。

用记事本编辑的时候,从文件读取的UTF8字符被转换为Unicode字符到内存里,编辑完成后,保存的时候再把Unicode转换为UTF8保存到文件:

浏览网页的时候,服务器会把动态生成的Unicode内容转换为UTF8再传输到浏览器:

所以你看到很多网页的源码上会有类似<meta charset="UTF-8 />的信息,表示该网页正是用的UTF8编码。

Python字符串

Python中字母与ascli码的相互转换

ord©:参数是长度为1的字符串,简称字符。ord(‘a’)返回整形数值97
chr(i):返回一个字符,字符的ascii码等于参数中的整形数值。例如chr(97)返回字符’a’,该方法是ord()的反方法。参数必须是0-255的整形数值,否则会抛出valueError错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