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CO BCOS 2.0从发布起就自带官方控制台,经过社区持续使用打磨,已经足够强大、完善、友好。
社区还有用各种开发语言开发的区块链应用,为满足开发者方便管理区块链节点的需求,目前Python-SDK和Nodejs-SDK已经上架,go语言版本已经在路上。
本文以笔者最熟悉的Python-SDK为例,分享一些SDK开发的点滴,涵盖应用开发流程、协议编解码、网络通信和安全事项等。
FISCO BCOS自带快速搭建特性,五分钟一键搭链后,开发者只需连上区块链节点,写合约、发交易。
控制台和SDK的定位,是帮助用户快速访问区块链,开发测试智能合约,实现业务逻辑。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设计哲学应尽量轻、模块化、浅层次,不引入多余的功能,不给用户和二次开发者造成额外负担。
客户端控制台和SDK就像一辆操控好、配置精的快车,供开发者和用户驾驭,轻松惬意,尽情驰骋于区块链应用之路。
控制台体验
首先结合从准备环境到调用合约的全流程,体验下控制台,命令行交互界面风格如下:
1.准备环境:
在开始之前,请先通读使用手册和开发文档(非常重要!链接在文末),根据文档介绍,step by step初始化环境,安装依赖库,目前Python-SDK支持linux/mac/windows操作系统。
为了连上区块链节点,需要修改本地配置文件,填写区块链节点的对应网络端口,如果选择Channel协议,则需要配置相应的客户端证书。
2.在线体验:
配置好网络后,可以运行console的get系列命令。试下手感,与FISCO BCOS亲密接触。确认链在正常工作,常用的指令有getNodeVersion、getBlockNumber、getPeers、getSyncStatus等,可以用console的usage或help命令了解所有支持的指令。
3.创建账户:
创建一个新的帐户,即代表自己身份的公私钥对,发送交易时会采用私钥签名。创建的帐户用keystore格式保存在本地文件系统里,用户可以设定密码保护这个文件,注意记住创建帐户时使用的密码。
控制台提供的帐户相关命令是newaccount, showaccount(参数为账户名和密码)。如果要使用刚创建的新帐户为交易签名,记得把它配置到client_config.py文件的相应位置。
另外,如果账户信息需要高等级保护,则可以进行二次开发。将其放入加密机、TEE等安全区,以及开发秘钥分片、助记词等方案。
4.编写合约:
编写一个智能合约,或者参照SDK里自带的智能合约例子修改定制,实现自己的业务逻辑。本文重点关注solidity智能合约,FISCO BCOS还有一种“预编译合约”,采用C++开发,需要和FISCO BCOS底层代码联合编译。
5.编译部署:
对合约进行编译,获得合约的ABI接口文件和BIN二进制代码文件。Python-SDK里有bcos_solc.py文件可帮助开发者简化编译器配置和调用,同时,只要正确配置了合约路径和编译器路径信息,直接运行控制台的部署或调用合约接口指令,也会尝试自动去编译合约,操作体验相当行云流水。
独立部署合约的话,可使用控制台的deploy指令,部署指令成功后会得到新的合约地址。参考命令是./console.py deploy SimpleInfo save ,其中SimpleInfo是合约名(不需要带后缀),最后的"save"为可选,如果指定了"save",则将合约新地址记录到本地文件里,以便后续使用。
6.调用合约:
用call或sendtx命令,指定合约名、合约地址、方法名、对应的参数,调用链上合约。
参考命令** ./console.py sendtx Si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