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架构设计
文章平均质量分 87
涵树_fx
技术与智慧并行不悖,用行动来思考。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Service的语义在架构设计上的应用
在软件架构中,Service不是一个新名词,但它的语义经常被误解。Service本质上代表了一个清晰的业务逻辑边界,就像国境线一样明确地区分不同业务领域的职责。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当你的Token处理逻辑散落在路由守卫、登录模块和axios拦截器中时,就像把厨房用具分散在卧室、客厅和阳台 - 每次做饭都要四处收集工具。而Service就是你的"厨房",把所有烹饪相关的工具和食材有序地收纳在一起。Service不是银弹,但它是解决"逻辑碎片化"的有效手段。原创 2025-07-31 16:23:23 · 407 阅读 · 0 评论 -
从Spark/Flink到WASM:流式处理框架的演进与未来展望
本文对比分析了传统流处理框架(如Spark/Flink)和新兴WASM方案的差异,探讨了技术选型的关键因素。通过性能测试数据、架构对比和实际案例,揭示流处理技术从集群调度到边缘计算的演进路径。(关键词:流式计算、WASM、性能优化、边缘计算)原创 2025-07-27 10:08:37 · 1065 阅读 · 0 评论 -
是否可以将“进化”应用到软件系统的设计中?
这篇文章从生物进化论的视角探讨了软件系统的演化规律。作者指出,软件生态与生物系统类似,都遵循"复制+变异"的进化模式:复制带来规模效应(如代码复用、架构模板克隆),而变异则增强环境适应性(如Java语言特性演进、架构风格变迁)。组件化是这一进化过程的物质基础,就像细胞之于生物进化。好的组件设计应具备高内聚低耦合、可配置性和进化友好性等特征。文章以Java生态为例,展示了技术如何通过复制和变异来应对环境压力(如云原生、微服务需求)。最终启示是:理解这些进化规律能帮助我们设计更具生命力的系统,关键在于预留变异空原创 2025-07-20 19:54:02 · 378 阅读 · 0 评论 -
ZeroMQ中的REQ/REP模式:分布式系统的同步调用之道
本文深入剖析了ZeroMQ中REQ/REP通信模式的本质特性与实用技巧。不同于传统RPC,REQ/REP通过严格的锁步通信机制(REQ必须send→recv,REP必须recv→send)保证了基础的请求-响应语义。文章对比了本地调用、传统RPC与REQ/REP的核心差异,强调分布式环境下必须显式处理网络延迟、消息顺序和错误恢复等特性。通过Rust实现示例,详细讲解了rcvhwm、sndtmo等关键参数的调优策略及其在不同场景(微服务、物联网、金融系统)下的最佳实践。原创 2025-07-18 20:33:18 · 1007 阅读 · 0 评论 -
日志采集——ZeroMQ的配置
本文深入探讨了ZeroMQ在分布式日志采集系统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分析消息队列的五大核心要素(缓存、水位线、超时、丢弃策略和Linger机制),揭示了ZeroMQ如何解决日志突发流量、生产消费解耦等典型问题。文章提供了基于Rust的ZeroMQ配置示例,包括缓冲区设置、高水位线调整和超时控制等关键参数,并针对不同场景(高吞吐、低延迟、高可靠性)给出了优化建议。最后指出,通过合理配置ZeroMQ参数,可以构建一个既轻量级又高性能的日志采集管道。原创 2025-07-17 16:27:55 · 746 阅读 · 0 评论 -
Rust单例模式:OnceLock的使用指南
告别单例模式的锁焦虑!Rust的`OnceLock`像轻巧的守门人,用原子操作解决初始化竞态,无需`Arc`的沉重。更惊艳的是编译期的`Send+Sync`机制:当多个线程通过`get_instance()`访问数据库连接时,Rust编译器会严格检查对象是否满足线程安全约束——就像给每个共享对象颁发"跨线程通行证"。对比Java/C#的运行时锁,Rust在编译期就捕获线程安全问题,零成本抽象+错误前置的设计,让机器替你熬夜排查错误。单例模式从未如此优雅安全!原创 2025-07-07 18:58:37 · 1042 阅读 · 0 评论 -
RocksDB深度指南:从LSM树原理到时序键优化
为什么选择RocksDB做配置存储?它比文件更可靠(原子写入/无锁读取),比数据库更轻量(嵌入式进程内运行)。本文带你穿透核心机制:- **LSM树魔法**:MemTable+SSTable+WAL如何实现高吞吐写入- **三放大困境**:写/读/空间放大的精妙平衡术- **键排序实战**:时序场景下100倍查询加速的密钥- **嵌入式优势**:告别独立数据库,拥抱低延迟数据处理无论存储配置还是时序数据,一文掌握RocksDB的高效之道!原创 2025-07-04 17:30:45 · 804 阅读 · 0 评论 -
跨平台ZeroMQ:在Rust中使用zmq库的完整指南
当你需要轻量级、高性能的进程间通信时,ZeroMQ就像代码世界里的瑞士军刀。今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在Rust生态中使用这把利器,感受它如何在不同操作系统间架起通信的桥梁。就像搭建乐高积木,用zmq crate可以组合出各种通信模式。这种架构的精妙之处在于彻底解耦了数据生产者和消费者——发布者无需知道谁在接收,订阅者也不必关心消息来源,双方如同独立运转的齿轮,通过ZeroMQ的管道默契协作。原创 2025-07-04 10:28:54 · 391 阅读 · 0 评论 -
ZeroMQ的工作原理解读
ZeroMQ是一个智能消息传输层,抽象了传统socket编程的底层细节,提供高级消息模式。它自动处理消息传递,支持多种通信模式:请求-回复模式(REQ-REP)实现同步RPC调用,发布-订阅模式(PUB-SUB)支持一对多广播,管道模式(PUSH-PULL)适合并行任务分发。这些模式通过简单API实现组件解耦,开发者无需关注通信细节即可构建分布式系统。ZeroMQ高效处理消息序列化、路由和重试,使系统组件可替换如积木,是构建现代分布式架构的理想中间件选择。原创 2025-07-03 15:02:01 · 385 阅读 · 0 评论 -
从OpenMP中的不兼容,窥探AI应用开发中的并行编程
OpenMP(Open Multi-Processing),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多任务处理大师”。它是一种用于并行编程的应用程序接口(API),专门支持多平台共享内存的并行编程模型。简单来说,它能让你的代码在多核处理器上“分身”执行,从而大幅提升计算效率。原创 2025-05-05 17:02:25 · 651 阅读 · 0 评论 -
软件开发中的优化策略:从代码质量到设计模式的全面思考
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不仅仅是针对代码的优化,更是对整个项目的优化。在优化之前,我们必须明确项目的代码质量底线,守住底线是优化的前提。对于没有违反底线但有悖于设计模式的代码,我们需要从边际效率的角度来评估是否需要优化。最后,我们还需要关注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如架构设计、模块划分等,确保项目的长期健康发展。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在项目的每个阶段都保持警惕和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项目在未来的发展中,依然能够保持高效和稳定。原创 2025-04-11 22:29:39 · 678 阅读 · 0 评论 -
大模型与分词器:从理论到实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大模型)和分词器(Tokenizer)在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将详细介绍大模型和分词器的分类与应用,并结合国人的Deepseek 模型,分析如何正确加载和使用这个模型。最后,我们将探讨如何从 Hugging Face 平台上获取特定大模型的信息,并找到对应的模型类和分词器。原创 2025-04-10 10:25:23 · 996 阅读 · 1 评论 -
如何正确使用 `apiStore` 进行 API 管理
在现代前端开发中,API 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apiStore是一个基于 Pinia 的状态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管理和调用 API。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apiStore,包括如何创建 API 配置文件、在组件中使用apiStore以及如何配置通用的 API 配置。apiStore的源代码来至于,推荐通过fork vue3_project_base来获取。原创 2025-04-07 21:20:33 · 389 阅读 · 0 评论 -
极简设计的力量:用 `apiStore` 提升项目效率与稳定性
正如乔布斯所说:“简单比复杂更难,但最终的结果是值得的。apiStore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通过极简的设计,显著提升了项目的开发效率和稳定性。如果您正在寻找一种能够简化 API 调用、提高代码稳定性和开发效率的解决方案,apiStore无疑是您的最佳选择。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与我们联系,了解更多关于apiStore的设计和应用案例。原创 2025-04-07 11:37:38 · 494 阅读 · 0 评论 -
Chat-Driven Business:灵活交互的新范式
通过Chat-Driven Business,并不是对现有系统和模式的彻底颠覆,而是对复杂业务场景和多维度需求的有力补充。它基于现有的IT基础设施,如后端架构、前端框架,但在交互方式和用户体验上进行了创新。对话式交互将与传统的页面布局共存,形成一种混合式的交互模式,以满足不同用户和业务场景的需求。原创 2025-03-16 22:53:09 · 897 阅读 · 0 评论 -
0.0001元,同样的成本,能否获得同样的价值?AI的答案取决于你的问题
同样的成本0.0001元钱,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笑话,得到一个解题思路,得到工作上需要的文案,得到技术上的虚拟产出。谁都可以出得起这0.0001元钱,但实际上大家并不会得到一样的结果。就像我们都生在同一片天空下,接受这同一颗太阳的照射,但还是各有不同。原创 2025-02-28 17:27:52 · 956 阅读 · 0 评论 -
从同步到异步:Vue 3 的异步更新策略与 `tick` 机制
通过这次经历,我们不仅解决了computed的异步更新问题,还深入理解了 Vue 3 的tick机制。Vue 3 的异步更新策略虽然复杂,但通过合理使用nextTick,我们可以确保在异步更新后获取到最新的数据。在日常开发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 Vue 3 的异步更新策略,尤其是在使用computed和watch时,确保数据的更新和渲染顺序正确。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编写出更加高效和可靠的 Vue 3 代码。原创 2025-02-26 23:16:19 · 963 阅读 · 0 评论 -
模块化设计的力量:从「乐高积木」看组合式开发如何降低软件工程风险
在德国工业4.0体系中,模块化生产使宝马工厂能在一流水线上混产不同车型。同样,组合式设计正在引领软件工程的革新——通过构建可复用的功能模块,企业能像搭积木一样快速构建系统,在数字化转型中赢得敏捷优势。这种设计理念,正是应对VUCA时代的最佳技术策略。原创 2025-02-22 17:29:59 · 1011 阅读 · 0 评论 -
从乐高积木到代码拼图:组合式设计在Vue3项目中的实践智慧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见证了组合式设计如何让代码库像生物体般有机生长:每个模块都是可独立进化的"细胞",通过明确定义的接口与其他模块协作。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开发效率,更重要的是构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既能快速响应当前需求,又能从容面对未来变化。对技术团队而言,这是提高交付质量的工程方法;对管理者来说,这是降低技术债务的战略投资。当代码的拼图艺术遇上软件工程的最佳实践,我们收获的不仅是优雅的代码,更是可预期的项目未来。原创 2025-02-22 17:14:16 · 1051 阅读 · 0 评论 -
从线性到非线性:如何打造稳定且可扩展的代码?
线性思想指的是那些可预测的、稳定的、结构化的逻辑。这些部分通常可以被抽象为框架或工具函数,因为它们的行为是明确且一致的。可枚举:逻辑可以被分解为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可抽象:可以通过工具函数或框架来统一处理。可预测:结果和行为是稳定的,不依赖外部状态。通过将线性部分抽象为框架,并将非线性部分封装在独立的组件中,我们可以在保持代码可维护性的同时,灵活应对复杂的需求变化。这种设计思想不仅适用于 Vue3 项目,也可以推广到其他软件框架和系统中。线性思想:适用于那些可预测的、稳定的、结构化的逻辑(如api和。原创 2025-02-21 09:24:37 · 1004 阅读 · 0 评论 -
框架与代码的形状
作为一个代码的设计者,我之前讨论过代码的形状,从“名字”出发,进行讨论。从比喻的角度来看,名字似代码的血和肉,而框架则似代码的骨架。猎豹的骨架结构使其能够快速奔跑,相比之下,大象的骨架结构则显得厚重而稳健。而即便我们已经有了Vue3这样的成熟且强大的显式框架,这个转换过程仍然没有结束。技术的进步是永无止境的,随着Web应用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们对框架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新的挑战和问题不断涌现,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因此,隐式框架向显式框架的转换,或者说框架的不断演进和完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原创 2025-02-03 18:36:15 · 869 阅读 · 0 评论 -
Vue3组件重构实战:从Geeker-Admin拆解DataTable的最佳实践
在当前的开发实践中,我们选择了开源项目 Geeker-Admin 作为前端框架的二次开发基础。其内置的 ProTable.vue 组件虽然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开箱即用性,但在实际业务场景中逐渐暴露出设计上的局限性,尤其是其将 搜索条件表单 与 数据表格 高度耦合的实现方式,导致组件在复杂场景下的灵活性和复用性不足。原创 2025-01-22 15:51:34 · 1061 阅读 · 0 评论 -
代码的形状:重构的方向
当我们为变量、函数、类或模块取名时,如果名字是随意的、模糊的,那么这往往反映出我们对这段代码的逻辑理解还不够清晰。相反,一个随意的名字,获取不够精确的名字,会给代码维护增加心智负担,增加维护的难度。上面的这个common模块,之前也没有这么多的文件,也是一步一步的重构出来的。这也是我前面说的,“名字”的重要性,价值和可操作性远远胜于重构和系统架构的原因,因为,好的命名是重构和系统架构改进的前提。我讨论代码的形状,一个初衷是为了降低代码维护的心智负担,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其实也是要使代码更加符合于“理”。原创 2025-01-09 19:34:13 · 765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面对微服务在部署和管理上的挑战
微服务因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而备受大型系统架构师的青睐,但是相对于一般的单体系统,微服务的部署和管理更具挑战性。原创 2024-04-05 22:42:15 · 632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