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的四个尽早

     在传统的软件开发流程中,测试活动处在整个过程的后期。但这并不意味着测试人员并不需要在前期介入。测试活动的提前开展,对整个软件的质量起到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已经被行业认可,也是目前流行的软件开发流程Agile和TDD的核心内容所在。但Agile和TDD流程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开发流程,尤其是基于硬件依赖的大型系统开发,Agile和ATT有时候有点力不从心,反而传统的开发流程更能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系统的质量。在一个传统的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人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尽早地介入软件开发过程。

  1. 参与评审软件系统架构文档和软件开发文档,和软件人员系统架构人员保持密切沟通。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测试工程师能更好地理解需求,识别需求的可测性和覆盖率。了解软件架构,设计可能存在的缺陷,便于在测试过程中,提高高风险模块的测试覆盖率。通过系统架构文档的评审,还可以更早地评估测试资源,降低测试风险。

  2.尽早 介入白盒测试活动。在很多测试组织中,白盒测试一般都由软件开发人员承担。介入到白盒的测试活动中能够让系统测试人员更好的理解系统架构,软件的实现,通过了解白盒测试的bug分布,确定系统测试的测试策略。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的测试覆盖面不一样,了解白盒测试的测试覆盖率有助于减少测试的死角,提高整个测试的有效覆盖率。可以通过评审白盒测试文档,关注白是盒测试报告以及和白盒测试人员进行及时沟通来介入到白盒测试活动中。

   3. 测试平台的尽早搭建。嵌入式系统的测试平台相对比较复杂,尤其是搭建压力测试系统,性能测试系统,自动化测试平台,需要涉及比较多的测试设备,占用比较多的测试时间。在情况允许下,尽早的搭建这些复杂的测试平台,一方面可以识别出测试设备短缺的风险,还可以在接收到软件版本后,节省搭建平台的时间,把精力能够更多地投入到发现软件问题上去。

   4. 知识的提前准备。对于新的需求,测试人员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去熟悉和理解。只有对需求有了很深的理解之后才能够设计出全面有效地的测试用例。在前期,测试人员可以通过参加评审会议和软件开发会议去了解系统需求,必要时也可以要求系统架构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给予相应的培训,以快速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同时,测试人员内部也可以做一些相关知识分享的会议,有助于准确理解需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