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量
变量是由数据类型、变量名和字面值构成一个完整体。举个例子:
int age = 30;
变量名(标识符)的注意事项:以字母,$,_开头,中间不允许包括空格,其他都是错误的。
2.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其实就是决定在jrm中开辟多大的内存空间大小,来存储你的字面值。字面最终转换为二进制编码,进行存储。在开发中根据字面值去选择一个合理的数据类型。
整形:byte(1字节)、short(2字节)、int(4字节)、long(8字节)
浮点型:float(4字节)、double(8字节)
字符型:char(2字节)
布尔型:boolean(1字节)
总结:
(1).数据类型运算的时候,我们都是使用int接收,或者比int更大范围的数据类型去接收比如:long,float,doudle。short a = 10;short b = 1000;这两个想乘按照常识:short c =a*b;但是我们发现一个问题:这两个数相乘就会超出short的范围,所以jdk在设计的阶段所有的运算都用int接收。
(2).整形和浮点型一个类型大小的比较的过程、自动转换和强制类型转换: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例:byte c = 100;int cc = c;
(3).float类型:如果接收整型,定义时比较特殊,如果float接收的是一个整数,不需要加f或F,如果接收的是小数一定要加f或F,因为java一个小数默认数据类型是double,从double转换到float可能会损失。
(4).long类型定义的时候一定要加L或l,比如 long c = 100l;long cc =452323L。
(5).浮点类型中,默认类型是double,它的定义中尾巴d是可以缺省的,比如double c =3.0454;double cc =4545.55d;
(6).如果0.445小数,定义过程前面0是可以省去的。比如:float a =0.35f; float b= .36f(0.36f);
(7).强制类型转换,会造成精度的丢失,所以说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谨慎使用。比如:double c =5.8;int d =(int)c;
(8).jdk+新增一些数据类型的接收。在定义类型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数字都是十进制:0-9,而在程序里面,数字除了有十进制,还有八进制,十六进制,二进制(jdk7以后也支持整型和浮点型能够接收二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