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中加定时器 i的问题

for(var i=0;i<2;i++){
        setTimeout(function(){
            alert(i);
        },0);
}

执行上面的代码,大家得到是弹出两次2;
可能大家心里在嘀咕了,我这个定时器不是0ms延迟么?应该弹0,1才对啊。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

因为JavaScript 是单线程执行的,也就是无法同时执行多段代码,当某一段代码正在执行的时候,所有后续的任务都必须等待,形成一个队列,一旦当前任务执行完毕,再从队列中取出下一个任务。这也常被称为 “阻塞式执行”。

如果代码中设定了一个 setTimeout,那么浏览器便会在合适的时间,将代码插入任务队列,如果这个时间设为 0,就代表立即插入队列,但不是立即执行,仍然要等待前面代码执行完毕。而在我们这个demo里for循环就是所谓的前面的代码,定时器执行的时机只能是在for循环结束,所以此时的i已经为2了。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请问c51单片机按键双击检测不用定时器实现方法”。根据系统级指令,我需要使用$...$格式行内数学表达式,$$...$$格式独立公式,使用中文回答,并生成相关问题。回顾上下文:-用户引用了引用[1],这是关于使用Proteus和C51设计数码管计时器的文章,涉及外部中断和定时器。-但用户明确说:“上述引用仅供参考,并不是用户真正的需求”,所以我应该忽略这个引用,除非它相关。-用户上次的问题是查找在C51中实现按键双击检测的替代方法,不使用定时器。-在之前的交互中,用户提到了“上一次的问题和你的回答”,但在这个对话中,这是第一个消息。所以,可能用户的意思是参考他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之前的交互。在我的知识中:-C51是一种用于51单片机的C语言编译器。-按键双击检测通常需要检测两个快速的按键事件,通常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如300ms)。-标准方法使用定时器中断来计时,但用户指定不使用定时器。用户说:“不使用定时器”,所以我需要找到替代方法。可能的替代方法:1.**软件延时**:使用简单的延时循环。但这会阻塞CPU,不高效,且不精确。2.**状态机**:使用状态机来跟踪按键状态。3.**硬件中断**:如果按键连接到外部中断引脚,使用中断来处理按键事件。4.**计数器循环**:用一个大循环计数按键事件。最佳实现:-不使用定时器,意味着不能使用定时器中断。-所以,我可能需要依赖外部中断或轮询。-但外部中断(如INT0)是中断的一种,用户说“不用定时器”,但外部中断是允许的吗?-用户说“不用定时器”,可能指不使用定时器模块,但外部中断可能可行。-为了安全,我应该避免所有硬件定时相关的东西。键双击检测逻辑:-状态:IDLE,FIRST_PRESS,WAIT_SECOND_PRESS,DOUBLE_PRESS.-在FIRST_PRESS状态,需要测量时间到WAIT_SECOND_PRESS。不使用定时器,如何检测时间?-使用软件延时:在第一次按键后,进入一个短延时循环(比如等待300ms),如果期间有第二次按键,则检测为双击。-缺点:延时期间CPU被阻塞,不适用于需要同时执行其他任务的系统。-另一种方法:在main循环中计数;假设mainloop运行频率固定,计数循环次数。实现步骤:1.使用外部中断或轮询检测按键事件。2.使用状态机。3.在状态机中,不使用定时器,使用一个变量计数时间。-例如,在主循环中添加一个计数器,每次循环递增,并在一定值时检查状态。-主循环应尽可能快,避免延时。代码示例(C51):-假设按键连接到一个I/O脚,如P1.0。-使用外部中断INT0,用户说“不用定时器”,但外部中断可能可行?用户可能允许外部中断。用户说:“不用定时器”,可能指不使用定时器模块,外部中断应该是允许的。否则,只能用轮询。为了可靠,我可以提供基于轮询和软件计时的方案。核心思想:-在第一次按键后,启动一个超时计数器。-不使用硬件定时器,用软件计数器在主循环中递增。-当计数器达到一定值(对应于时间),则复位状态。示例状态:-enumstates:IDLE,FIRST_DOWN,FIRST_UP,WAIT_DOUBLE-实际简化:只需要检测按键按下事件。简单状态机:-state=IDLE-当按键按下:-如果状态==IDLE,则设置状态为FIRST_PRESS,开始计数(设一个变量start_time或counter)。-如果状态==WAITING,则检测为双击,重置状态。-在mainloop中,如果状态==WAITING,且计数器超过max_delay,则重置为IDLE。计数器如何递增?-在主循环中,加一个变量delay_count。-每个循环,如果状态是WAITING,delay_count++,然后检查ifdelay_count>MAX_DELAY,thenstate=IDLE.-MAX_DELAY需要校准,使得delay_count达到时对应于指定时间(如300ms)。校准:-需要知道每个循环的时间。-计算循环频率:假设使用while(1)循环,无延时,频率由时钟和指令周期决定。-例如,12MHz晶振,指令周期1us(标准51),那么循环一条语句可能几微秒。-设置MAX_DELAY=300ms/loop_time。但loop_time未知,需估计。实际代码中,可以测试或计算。由于不使用定时器,这个软件计时可能不精确。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外部中断来处理按键,同样需要软件计时。回答结构:-使用中文。-结构清晰:先解释概念,然后提供替代方法,最后给代码示例(可选)。-生成相关问题。步骤:1.**介绍问题**:按键双击检测通常需要时间检测,但不使用定时器时,我们可以使用软件状态机。2.**核心方法**:使用状态机和主循环计数器。3.**详细实现**:-定义状态:IDLE,PRESS_WAITING等。-用变量记录状态。-主循环中轮询按键。-当按键按下时,根据状态切换。-为时间检测,使用计数变量。4.**代码示例**:给一个简单的C51代码。代码中使用轮询:假设按键连接到P1.0。伪代码:```c#include<reg51.h>#defineKEYP1_0#defineMAX_COUNT3000//校准值,对应300msbitstate;//简化:0=IDLE,1=WAITING_FOR_DOUBLEunsignedintdelay_count=0;voidmain(){state=0;//IDLEwhile(1){if(KEY==0){//按键按下(假设低电平)if(state==0){//第一次按下state=1;//进入WAITINGdelay_count=0;//重置计数}elseif(state==1){//在WAITING状态时第二次按下//检测双击//执行双击操作state=0;//重置}while(!KEY);//消抖,等待释放?可能需要去抖处理}if(state==1){delay_count++;if(delay_count>MAX_COUNT){state=0;//超时,无双击}}//其他任务,延时少量?但这里延时会影响精度}}```问题:这个while(!KEY);会阻塞,不利于其他任务。改进:加入按键消抖,但不能阻塞。使用非阻塞方式:-记录当前按键状态和上次状态,检测下降沿。-软件延时去抖:但需避免阻塞。完整实现:```csbitKEY=P1^0;enumstate_t{IDLE,PRESSED1,WAITING};enumstate_tstate=IDLE;unsignedintdelay_count=0;voidmain(){bitkey_prev=1;//假设上拉,按键松开时为高while(1){bitkey_current=KEY;//检测按键下降沿(按下)if(!key_current&&key_prev){//按键按下switch(state){caseIDLE:state=PRESSED1;//处理第一次按下//...state=WAITING;delay_count=0;break;caseWAITING://检测双击//执行双击操作//...state=IDLE;//重置break;default:break;}}key_prev=key_current;//超时处理if(state==WAITING){delay_count++;if(delay_count>MAX_COUNT){state=IDLE;//超时}}//短暂延时去抖,例如延迟10ms//但由于无定时器,需软件延时delay_ms(10);//但delay_ms通常用定时器实现}}```不使用定时器,如何实现delay_ms?-用户说不用定时器,所以不能使用定时器函数。-必须用软件循环。例如:```cvoiddelay_ms(unsignedintms){unsignedinti,j;for(i=0;i< ms;i++)for(j=0;j<120;j++);//校准值}```但这个delay_ms会阻塞CPU,与其他任务不兼容。更好的方式是避免延时,只用主循环计数按键状态。但为简单起见,我可以在示例中包括软延时。在状态机中,如果使用主循环的delay_count,需确保循环快速运行。最终,提供一个实用的方案。回答问题:-方法:不使用定时器,可以采用软件状态机结合主循环计数器来模拟时间检测。-关键:-定义状态:如IDLE、WAITING_FOR_SECOND_PRESS。-在第一次按键后,设置状态并启动计数器。-在主循环中递增计数器,直到超时。-如果第二次按键发生在超时前,触发双击。-需校准计数器阈值。-代码示例简短。生成相关问题:-根据用户查询。相关问题:1.如何校准软件延时计数器以确保精确时间?2.在无定时器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多个按键的双击检测?3.有哪些替代方案来避免使用定时器并减少CPU占用?4.在C51单片机中,如何优化主循环以提高按键响应效率?回答结尾添加。</think> ### 在C51单片机中实现按键双击检测的替代方法(不使用定时器) 在C51单片机中,按键双击检测通常依赖于定时器来测量两次按键之间的时间间隔(例如300ms内两次按下才视为双击)。但如果不使用定时器(即不使用硬件定时器模块),我们可以通过软件状态机和主循环计数器来实现。核心思路是使用状态机跟踪按键状态,并在主循环中利用软件计数器模拟时间检测。以下是详细步骤和实现方法: #### 核心原理 1. **状态机设计**:定义按键状态,例如: - `IDLE`:初始状态,无按键按下。 - `FIRST_PRESS`:第一次按键按下。 - `WAITING`:等待第二次按键(模拟双击检测时间窗口)。 - 当状态为`WAITING`时,通过软件计数器在循环中递增,代替定时器进行超时判断。 2. **时间检测替代方法**:使用一个全局计数器变量(例如`delay_count`),在主循环中递增。计数器的增加速度取决于主循环的执行频率(需校准以对应物理时间)。 3. **按键检测**:通过轮询(而非中断,因为外部中断可能与定时器相关)检测按键状态。为避免CPU阻塞,采用非阻塞式检查。 4. **按键消抖**:使用简单的软件延时或状态变化过滤,防止抖动误触发。 #### 实现步骤(基于C51代码) 以下代码使用标准C51语法(Keil C兼容),假设按键连接在`P1.0`脚(上拉模式,按键按下为低电平)。 ```c #include <reg51.h> // 包含C51标准头文件 sbit KEY = P1^0; // 按键引脚定义 // 状态枚举 typedef enum { IDLE, // 空闲状态 FIRST_PRESS, // 第一次按下 WAITING // 等待第二次按键 } State; State currentState = IDLE; // 初始状态 unsigned int delay_count = 0; // 软件计数器 const unsigned int MAX_DELAY = 3000; // 阈值(需校准,对应300ms) // 辅助函数:简化版软件延时(非定时器) void simple_delay(unsigned int ms) { unsigned int i, j; for (i = 0; i < ms; i++) { for (j = 0; j < 50; j++); // 内循环计数器,需根据晶振频率校准 } } void main() { bit key_prev = 1; // 上一次按键状态(默认高电平,按键松开) while (1) { bit key_current = KEY; // 当前按键状态 // 检测按键下降沿(按下事件) if (!key_current && key_prev) { simple_delay(10); // 简单消抖(10ms延时) if (!KEY) { // 再次检查确认按下 switch (currentState) { case IDLE: currentState = FIRST_PRESS; // 第一次按下 break; case WAITING: // 检测到双击!执行双击操作(例如LED亮灭) // P2 = ~P2; // 示例:双击时切换P2口LED currentState = IDLE; // 重置状态 break; default: break; } } } // 第一次按下后进入WAITING状态,启动计数器 if (currentState == FIRST_PRESS) { currentState = WAITING; // 转入等待状态 delay_count = 0; // 重置计数器 } // WAITING状态下:计数器递增并检查超时 if (currentState == WAITING) { delay_count++; if (delay_count > MAX_DELAY) { currentState = IDLE; // 超时,无双击,复位状态 } } key_prev = key_current; // 更新上一次按键状态 // 此处可添加其他任务(例如显示或通信),不影响主循环 // simple_delay(1); // 可选:增加微小延时以稳定循环频率 } } ``` #### 关键细节说明 1. **软件计数器校准**: - `MAX_DELAY` 需根据主循环频率校准。例如: - 假设晶振频率为11.0592MHz,主循环一次约1000机器周期(约1.085ms)。 - 若要检测300ms时间窗口,则 `MAX_DELAY = 300 / 1.085 ≈ 276`。 - 实际开发中,可通过实验(如控制LED闪烁)测试校准。 2. **按键消抖**:`simple_delay(10)` 使用软件延时实现10ms消抖(避免抖动)。这是简化方法,但会轻微阻塞CPU;优化版可在循环中加标志位非阻塞实现。 3. **优点**:完全避免硬件定时器,适用于资源有限的51单片机。 4. **缺点**: - CPU占用较高(主循环频繁执行)。 - 时间精度较低(依赖循环频率)。 - 不适用于多按键复杂场景(需扩展状态机)。 #### 性能优化建议 - **循环频率提升**:确保主循环尽可能快(避免长延时),例如通过减少循环内任务。 - **计数器精确性**:在循环中添加高频任务(如空循环)统一循环时间。 - **扩展性**:若需检测多按键,为每个按键单独维护状态和计数器。 #### 注意事项 - **无定时器限制**:此方案不使用任何定时器硬件(如TMOD、TCON),仅通过软件模拟时间检测。 - **资源占用**:全局变量和状态机占用少量RAM,适合C51单片机(如8051系列)的有限资源。 ### 相关问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