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 设计模式共有23种(点击这里查看更多分类),根据目的准则分类,分为三类
- 创建型设计模式,共5种:单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 结构型设计模式,共7中:适配器模式、装饰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响元模式。
- 行为设计模式,共11种:策略模式、模版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迭代器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备忘录模式、状态模式、访问者模式、中介者模式、解释器模式。
- 这里介绍一下模版方法模式。
2.特点
- 定义:定义一个功能类的模版,将具体的执行步骤延迟到其子类处理。
2.1.代码说明
创建一个抽象类(也就是模版)如下:
public abstract class Message {
abstract void send();
abstract void receive();
public void start() {
send();
receive();
}
}
具体的执行步骤类,如下:
public class UserOne extends Message{
@Override
void send() {
System.out.println("UserOne发送了一条短信");
}
@Override
void receive() {
System.out.println("UserOne接收了一条短信");
}
}
public class UserTwo extends Message{
@Override
void send() {
System.out.println("UserTwo发送了一条短信");
}
@Override
void receive() {
System.out.println("UserTwo接收了一条短信");
}
}
最后调用,如下:
Message message1 = new UserOne();
message1.start();
Message message2 = new UserTwo();
message2.start();
//--------打印日志--------
System.out: UserOne发送了一条短信
System.out: UserOne接收了一条短信
System.out: UserTwo发送了一条短信
System.out: UserTwo接收了一条短信
2.2.优缺点
- 优点:拓展性较好。
- 缺点:每一个不同的实现都需要一个子类来实现,导致类的个数增加。
2.3.使用场景
- 有多个子类共有的方法,且逻辑相同
3.总结
有疑问可以留言!
4.最后
开通了个公众号,扫码关注一下,可以及时收到我分享的内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