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扩展平台的标准软件

   基于可扩展平台的标准软件

企业信息化的目标是什么?  

企业信息化的定义:企业以企业流程(优化)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企业信息化从发展程度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是利用计算机实现对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控制。 

 第二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系统化。  

第三是利用互联网开展的电子商务。 

从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看到,企业信息化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个阶段”是达到终极目标的具体步骤。

 从我国市场上来看: 

 第一个阶段由于和生产设备仪器有关系密切,所以这个阶段的软件产品大都是由硬件厂商提供的,或是由大型的行业设计院提供整套的完整的解决方案。 

 第二个阶段的由于只需要使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研发技术比较成熟,所以目前市场上竞争最为激烈。  

第三个阶段目前以渡过起步阶段,在近两年有了飞速的发展,而使用的技术也很成熟,所以相关的软件公司快速增长,竞争也相当激烈。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由于本文要讨论与“标准软件”相关的问题,所有我们把注意立集中在第二阶段。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企业信息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了,ERP、CRM、MP2等专业名词大部门管理人员都耳熟能详。但是我国目前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失败率仍在60%以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我认为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

 第一对信息化的认识不正确。一些企业领导认为信息化就是安装和使用软件,这样的观点必然导致信息化的失败。信息化是以企业流程(优化)重组为基础,这就需要对所在行业有深刻的认识,并能知道企业的优化重组,而不是简单把手工工作用技术机来完成。相同行业的企业必然有信息化成功的案例,但是这些最佳实践是无法复制传播的。 

第二标准软件产品无法满足特性化需要。标准化软件(例如财务软件)需要考虑通用性的问题,所以只能提供有限的扩展能力。而企业因为管理风格,市场目标的不同,必然会有千差万别的个性化需求。这样标准化软件就不能适应信息化的要求。

 第三项目无法控制进度与成本。大企业的信息化都会按项目的形式进行,选国际大厂商的平台,买最后的服务器,但是动辄上百万的花费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搞的起,即便这样,成功率依然不高。  

 什么是可扩展平台?

 衡量软件的模型中都会提到一个指标,可扩展性。目前市场上的商业软件都具有一点的扩展行,用户可以配置一些自己显示名称啊,流程啊,什么的。但是大部分用户很少用大这些功能。因为这样的扩展只是表面上的扩展。 可扩展平台的概念就是说用户可以自己搭建自己的软件,但是这就好比用户要盖幢大楼,你把搅拌机和水泥给他,让他自己盖一样。

什么是标准软件?  

“标准软件”这个词目前并没有准确的定义,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安装了就能使用的软件,例如office。使用方法一致,功能一致,所以成为标准软件。 标准软件的好处是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都是是比较成熟的,用户只要选择合适的软件来用就可以了,用户使用的成本也比较低。

可扩展的标准软件主要特征是什么? 

第一吸收行业内标准软件的长处,依靠行业专家来设计需求,在软件中反映行业专家的知识与经验。 第二具完全的定制性,当然前提是用户有定制的需求。 第三成本与标准软件一致,但是更容易和企业的其他系统集成。

可扩展的标准软件怎样实施?

软件是否成功标志就是是否正常上线运行。

实施对可扩展的标准软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首先应该是咨询师对企业现状的分析,

然后是咨询师根据行业经验给出完整的管理方法与具体措施,

最后是选则已有的标志库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改造后使用。

可扩展的标准软件需要那些资源?  

1、行业内的管理专家,或明星企业家 2、软件分析设计人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