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动态路由
基础概念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是一种网络动态路由协议,我们知道互联网是由无数个独立的网络互联组成的,想要让这些独立的子网互相通信,必须用到路由器,路由器中通过路由表来实现数据的转发和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除家用的傻瓜式即插即用路由器,在园区网和公司组网中,常见的企业级路由器如华为AR6000、NE40E,动辄大几千上万块,能实现更好的性能与复杂的网络需求。在大规模组网的背景下,就需要用到路由器的路由表,来实现隔离广播域、不同子网之间的通讯等实际需求。
路由协议的分类:
外部网关协议(EGP):BGP
内部网关协议(IGP):RIP(基本淘汰)、OSPF、IS-IS
这里的外部网关与内部网关类似在家访问Google,从PC机上访问Google这个过程,首先PC机通过家用网络到达ISP运营商,这之间属于内部网络,要用到内部网关协议;从ISP出去,就是外部网关协议了。
OSPF工作流程:
- 建立邻居关系,建立两层关系(先邻居后邻接,递进关系)
- LSA 泛洪:向其他网络设备广播自己的状态(LSA:链路状态通告)
- LSDB建立:每一台设备都有,用于存储相关的LSA信息(LSDB:链路状态数据库)
- SPF算法:通过解析LSA中的一些参数去进行计算(树装计算,每个网元会以自己为根节点,去计算到达其他节点的距离与开销值,因为是树装所以永远不会成环路),最终迭代成路由条目进行转发
- 以上路由条目放入路由表
OSPF区域概念:
因为每台设备都要LSA泛洪与建立LSDB接收LSA泛洪,如果有10台设备,那么每一台都会接收9台设备的LSA,频繁接收LSA会导致占用带宽资源,而且要SPF计算,会消耗设备CUP、内存等资源,加重设备负担。所以大型网络必须划分区域,减少传输与计算
其中需要牢记area0
是骨干区域 规定的
RID(router-id):
设备之间通讯,需要名字,用来识别区分设备,就会用到RID,通常情况是以IP形式,也就是区域内的命名,一般是IP形式
在OSPF中离不开RID的,属于核心参数,更改RID会断网,更改RID要OSPF重新协商,属于高危操作
其他协议可能也会用到RID,例如B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