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一道关于标识符检查的题

本文介绍了一个简单的Python程序,用于检查标识符是否符合Python的命名规范,并能够识别Python的关键字。该程序通过使用标准库中的模块来实现这些功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题目

标识符合法性检查,要求如下:
1.首字母以及后续字母要用字母、数字或者下划线表示
2.如果输入的字符为python关键字能判定输入的字符是关键字并且输出格式如下(检查无误并且是关键字!)

import string
import keyword

checkedchar = input('请输入将要检查的字符串: ')
checkchar = string.ascii_letters + '_' + string.digits
specialchar = keyword.kwlist

if len(checkedchar) == 1:
    if checkedchar not in checkchar:
        print('Error!')
    else:
        print('NoError')
if len(checkedchar) > 1:
    for i in range(len(specialchar) - 1):
        if checkedchar == specialchar[i]:
            print('检查无误并且是关键字!')
    if checkedchar[0] not in checkchar:
        print('输入格式错误并且第一位就错了!')
    else:
        for otherchar in checkedchar[1:]:
            if otherchar not in checkchar:
                print('输入格式错误!')
                break
        else:
            print('输入格式没有错误!')

注意python中不允许把关键字用来做标识符。因此在这里我们用keyword模块中的keyword.kwlist生成一个包含所有关键字的列表,如果输入有关键字可以用循环来判定。

for otherchar in checkedchar[1:]:

这一段代码中要注意字符串也是可迭代对象,因此这段代码可以访问chackedcahr中除了第一个字母意外的任意一个字母并在循环中进行判断。输出结果如下:

请输入将要检查的字符串: def
检查无误并且是关键字!
输入格式没有错误!
请输入将要检查的字符串: ***
输入格式错误并且第一位就错了!
请输入将要检查的字符串: 1
NoError
请输入将要检查的字符串: 111
输入格式没有错误!
请输入将要检查的字符串: 1**
输入格式错误!

为了容易判别程序可能出现的错误,可以在打印错误结果时打印出不同的文字。

### Python 标识符规则及相关练习解释 #### 一、Python 标识符规则 在 Python 中,标识符用于命名变量、函数、类以及其他对象。以下是关于 Python 标识符的具体规则: 1. **字符组成** 标识符只能由字母(a-z 或 A-Z)、数字(0-9)以及下划线 `_` 组成[^1]。 2. **首字符约束** 数字不能作为标识符的开头字符。例如 `my_var_1` 是合法的,而 `1_my_var` 则非法[^1]。 3. **关键字冲突** 标识符不得与 Python 的保留关键字相同。例如 `if`, `else`, `for` 等都是关键字,因此不能被用作标识符名称[^1]。 4. **长度无限制** 标识符理论上没有最大长度限制,但为了可读性和维护性,建议保持简洁明了的名字[^1]。 5. **大小写敏感** Python 对于标识符是严格区分大小写的。这意味着 `Age` 和 `age` 被视为两个不同的标识符[^1]。 6. **命名原则** 命名应遵循“见名知意”的原则,即通过名字能够直观理解其用途或含义。例如,使用 `student_name` 来表示学生姓名,而不是模糊不清的缩写如 `sn`[^1]。 --- #### 二、相关练习及其解答 ##### 目 1:删除单链表中值大于 mink 且小于 maxk 的所有节点 **解思路** 此目要求实现一个算法来移除满足条件范围内的节点并释放内存空间。可以通过遍历整个链表的方式逐一判断每个节点是否符合条件,并动态调整指针指向以完成删除操作。 **程序代码** ```python class Node: def __init__(self, data=None): self.data = data self.next = None def delete_nodes(head, mink, maxk): dummy = Node() # 创建虚拟头结点方便处理边界情况 dummy.next = head current = dummy while current and current.next: if mink < current.next.data < maxk: temp = current.next # 记录要删除的节点 current.next = current.next.next # 修改当前节点的 next 指向跳过目标节点 del temp # 删除该节点对应的内存资源 else: current = current.next # 移动到下一个节点继续检查 return dummy.next # 返回新的头部节点 # 测试数据构建 head = Node(1) current = head for value in [2, 3, 4, 5]: current.next = Node(value) current = current.next new_head = delete_nodes(head, 2, 5) # 打印结果验证 result = [] while new_head: result.append(new_head.data) new_head = new_head.next print(result) # 输出应该为 [1, 5] ``` **运行结果** 假设输入链表 `[1 -> 2 -> 3 -> 4 -> 5]` 并设置参数 `mink=2` 和 `maxk=5`,最终输出的结果将是 `[1, 5]`。 --- ##### 目 2:将单链表就地逆置 **解思路** 采用迭代方法逐步反转相邻两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即可达成目的。具体来说就是不断更新前驱(predecessor),当前(current)和后续(successor)三个位置的关系直到结束为止。 **程序代码** ```python def reverse_linked_list(head): prev = None curr = head while curr is not None: successor = curr.next # 先保存下一节点的信息以防丢失 curr.next = prev # 将当前节点指向前一个节点形成反向链接 prev = curr # 更新prev为curr准备下次循环 curr = successor # 进入下一个待处理的节点 return prev # 当全部完成后返回最后成为新头的那个原尾部节点 # 构建测试用例 head = Node('A') current = head letters = ['B', 'C'] for letter in letters: current.next = Node(letter) current = current.next reversed_head = reverse_linked_list(head) # 显示翻转后的列表项顺序确认效果正确与否 output_sequence = [] node_pointer = reversed_head while node_pointer: output_sequence.append(node_pointer.data) node_pointer = node_pointer.next print(output_sequence) # 应当得到['C','B','A']这样的序列形式呈现出来 ``` **运行结果** 如果初始链表结构为 `'A'->'B'->'C'` ,那么执行完上述逻辑之后会获得一个新的排列方式——从末端朝起点方向依次列举出来的样子也就是 `['C', 'B', 'A']`. --- ### 总结说明 以上分别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编程挑战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描述连同实际可行的例子演示过程。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加深对于 Python 编程基础概念的理解程度同时也提升解决复杂问的能力水平。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