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不变式

本文解析了《算法导论》中循环不变式的概念,并通过插入排序的例子详细阐述了其定义及应用,强调了它与数学归纳法的区别。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看算法导论,第二章提到一个重要概念------循环不变式,一眼看过去,感觉理解不是很透彻,书上举的例子是插入排序,仔细琢磨之后,个人理解是:循环不变式并不一定是一个数学表达式(很多情况下都不是),循环不变式和数学归纳法很相似,在插入排序的例子当中,循环不变式应该描述如下:

 

          第k次循环之前,A[1,2.....K-1],是已排序好的,k=2,3,4......n,n为输入规模

有了这样一个描述后,我们再来看插入排序的证明过程

(1)第一次循环之前,此时k=2,A[1,2.....K-1]为A[1],只有一个元素,显然可以认为是已经排序好的;

(2)如果第k次循环之前,循环不变式成立,即满足A[1,2.....K-1]已排序好,那么经过第k次循环,将原数组中的A[k]按大小顺序插入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保证了下一次循环开始之前,即第k+1次循环开始之前,A[1,2.....K-1,k+1]是已经排序好的。这就满足了第二个条件。

(3)循环终止时,k=n+1,A[1,2.....K-1]即为A[1,2.....n],已经排序好

满足以上三条,证明算法正确。

 

以上只是个人看法,可能理解不是很准确,另外书上提到说循环不变式和数学归纳法的不同,说数学归纳法是无限归纳,循环不变式会终止归纳,始终不理解,敬待高人指点。。。。。

### 关于循环不变式的定义 在计算机科学中,循环不变式是一种用于验证程序正确性的技术。它是一个条件,在每次迭代之前都保持为真[^1]。为了证明数组反转算法的正确性,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合适的循环不变式来实现。 --- ### 循环不变式的构建与应用 对于数组反转算法,假设输入数组为 `A`,长度为 `n`。目标是将数组中的元素顺序颠倒过来。以下是基于循环不变式的分析: #### 初始状态 设初始指针分别为左端索引 `i=0` 和右端索引 `j=n-1`。此时尚未进入循环,因此无需考虑任何交换操作的结果。 #### 不变式的选择 选择如下循环不变式: **在第 k 次迭代之后(即完成前 k 对元素的交换),子数组 A[i..(k+i)] 已经被正确地反转到位置 j-(k-i)..j 中。** 换句话说,经过若干次迭代后,左侧部分 `[i, i+k)` 的元素已经被成功移动到了右侧对应的位置 `(j-k], j]` 上,并且这些元素之间的相对顺序已经完全翻转。 此性质满足以下三个阶段的要求: 1. **初始化**: 当刚开始时 (k=0),没有任何一对元素被处理过,所以整个区间仍然处于原始状态;显然该命题成立。 2. **维持**: 如果当前轮次结束后的配置确实符合上述描述,则下一步仅需简单互换两端剩余未调整的部分即可延续这一关系至下一回合。 3. **终止**: 当最终达到边界情况(i >= j)意味着所有必要的置换已完成——即原序列已彻底反向排列完毕。 通过以上三点论证过程可以看出所选定理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有效直至最后一步达成预期效果为止[^2]. --- ### 实现代码示例 下面给出一种简单的 Python 版本实现方式作为参考: ```python def reverse_array(A): n = len(A) i, j = 0, n - 1 while i < j: # Swap elements at indices i and j. temp = A[i] A[i] = A[j] A[j] = temp # Move pointers towards the center of array. i += 1 j -= 1 return A ``` 在此函数里每执行一次while体内的swap动作就相当于完成了新一轮的数据迁移工作从而逐步逼近理想终态直到全部匹配完成. --- ### 结论 利用恰当设定好的循环不变量可以帮助我们清晰理解并严格证实诸如数组逆序这样的基本运算逻辑上的合理性及其背后蕴含的工作原理[^3].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