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守护进程log——syslog

本文详细介绍了syslog定义、在Linux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syslog机制。包括syslog的工作原理、在Linux环境下的配置与使用方法,以及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syslog的步骤。重点阐述了syslog在系统管理、日志记录和调试过程中的重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syslog定义

      Syslog常被称为系统日志或系统记录,是一种用来在互联网协议(TCP/IP)的网络中传递记录档讯息的标准。在网络管理领域,Syslog协议提供了一个传递方式,允许一个设备通过网络把事件信息传递给事件信息接受者(也称之为日志服务器)。syslog协议属于一种主从式协议:syslog发送端会传送出一个小的文字讯息(小于1024字节)到syslog接收端。接收端通常名为“syslogd”、“syslog daemon”或syslog服务器。系统日志讯息可以被以UDP协议及或TCP协议来传送。这些资料是以明码型态被传送。不过由于SSL加密外套(例如Stunnel、sslio或sslwrap等)并非syslog协议本身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被用来透过SSL/TLS方式提供一层加密。

二、在Linux中的应用      

       Syslog机制是类unix系统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日志记录方式。它能够以多种级别组合记录系统运行过程中各类日志信息。比如内核运行信息日志,程序运行 输出的日志等。在为嵌入式系统做开发时,将程序运行时的一些重要信息写入日志中,对于程序的调试以及错误诊断帮助是非常大的。重要信息包括程序运行时的重 要变量,函数运行结果,错误记录等等。对于嵌入式系统而言,由于系统资源有限,而且是交叉开发,调试及诊断及其不便。使用syslog机制,可大大简化这 些工作。

       并不是所有嵌入式系统都可以使用syslog。首先,系统使用类unix操作系统,常用的就是linux。其次,为了支持远程日志记录,系统中必须支持网络通信。所幸,目前大部分嵌入式系统都是基于linux,并且支持网络。以下论述具体实现。

       在编译busybox时,选择syslog应用程序,并将busybox加入到linux的文件系统中去。嵌入式系统启动后,就可以配置syslog的客 户端。根据busybox版本,syslog的服务进程syslogd的配置有所不同。早期的syslogd忽略syslog.conf文件内的配置项, 直接使用命令参数进行配置。新版本的syslogd支持使用syslog.conf文件进行配置。可以通过syslogd –h察看帮助信息,以确定当前的syslogd版本。

       不支持syslog.conf配置时,直接使用命令参数,

三、syslog函数

功能:记录至系统记录。
头文件:#include <syslog.h>
语法: int syslog(int priority, string message);
返回值: 整数
函数种类: 操作系统与环境
内容说明 :
本函数将 message 字符串写到系统纪录中,参数 priority 的值可能为 LOG_EMERG、LOG_ALERT、LOG_CRIT、LOG_ERR、LOG_WARNING、LOG_NOTICE、LOG_INFO、 LOG_DEBUG。本函数调用 UNIX 操作系统的 syslog() 函数,在 Windows NT 上,使用事件检视器模拟出本功能。
syslog为每个事件赋予几个不同的优先级:
LOG_EMERG: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通知技术人员。
LOG_ALERT:应该被立即改正的问题,如系统数据库被破坏,ISP连接丢失。
LOG_CRIT:重要情况,如硬盘错误,备用连接丢失。
LOG_ERR:错误,不是非常紧急,在一定时间内修复即可。
LOG_WARNING:警告信息,不是错误,比如系统磁盘使用了85%等。
LOG_NOTICE:不是错误情况,也不需要立即处理。
LOG_INFO:情报信息,正常的系统消息,比如骚扰报告,带宽数据等,不需要处理。
LOG_DEBUG:包含详细的开发情报的信息,通常只在调试一个程序时使用。


### 如何在 Linux C 程序中正确使用 `syslog` 函数 在 Linux 环境下,C 语言可以通过调用 `syslog` 库中的函数来记录系统日志。这些函数包括 `openlog`, `syslog`, 和 `closelog`。以下是关于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函数的详细说明以及示例代码。 #### 使用方法概述 为了向系统的日志守护进程发送消息,程序需要遵循以下流程: 1. 调用 `openlog` 初始化连接并设置日志选项。 2. 调用 `syslog` 发送具体的消息到指定的日志级别。 3. 调用 `closelog` 关闭与日志守护进程的连接。 #### 参数解释 - **`openlog`**: - `const char *ident`: 日志条目前缀字符串,通常用于标识哪个应用产生的日志。 - `int option`: 控制行为的标志位集合(如是否包含 PID,在哪里写日志等)。常用值有 `LOG_PID` 表示附加当前进程 ID 到每一条日志[^1]。 - `int facility`: 设定日志类别,默认情况下会决定日志被存储的位置或方式。例如 `LOG_USER` 或者特定的服务设施码。 - **`syslog`**: - `int priority`: 组合优先级和严重程度的一个整数值,由两个部分组成——facility 和 level 的按位 OR 结果。 - Facility 可能是 `LOG_AUTH`, `LOG_DAEMON`, etc. - Level 是指明重要性的等级比如 `LOG_ERR`, `LOG_WARNING`, `LOG_INFO`. - `const char *format,...`: 类似 printf 风格的格式化字符串及其参数列表. - **`closelog`**: 不带任何参数,仅关闭先前打开的日志会话。 #### 示例代码 下面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怎样利用上述提到的功能实现基本的日志记录: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log.h> int main() { // 打开日志通道,并设定标记为 LOG_PID (显示PID) openlog("myapp", LOG_CONS | LOG_PID, LOG_USER); // 记录不同类型的信息至系统日志 syslog(LOG_INFO, "Application started successfully."); syslog(LOG_WARNING, "This is a warning message from my application."); int some_error_code = 42; if (some_error_code != 0) { syslog(LOG_ERR, "An error occurred! Error code: %d.", some_error_code); } // 当完成所有的日志操作之后记得关闭它 closelog(); return EXIT_SUCCESS; } ``` 此段代码展示了完整的生命周期管理过程:初始化 -> 输出多条不同级别的日志信息 -> 清理资源退出[^3]。 #### 注意事项 当编写涉及 `syslog` 的应用程序时需要注意几点: - 如果希望立即看到效果可以临时修改 `/etc/rsyslog.conf` 文件增加一行规则指向控制台输出或者文件保存位置[^4]. - 对于现代基于 SystemD 的发行版可能还需要额外配置 journal 来捕获传统 syslog 数据流[^5].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