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的组合
定义:一个类内嵌其他类的对象作为成员的情况,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组合类的构造函数设计
当创建类的对象时,如果这个类具有内嵌对象成员,那么各个内嵌函数对象将首先被自动创建。
在创建对象时既要对本类的基本类型数据成员进行初始化,又要对内嵌对象进行初始化。
类名::类名(形参表):内嵌对象1(形参表),内嵌对象2(形参表),...
{类的初始化}
构造组合类对象时的初始化次序
首先对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中列出的成员(包括基础类型成员和对象成员),次序为成员在类体中定义的次序。
- 成员对象构造函数调用顺序:按对象成员的声明顺序,先声明者,先构造。
- 初始化列表中未出现的成员对象,调用默认构造函数(即无形参)的初始化。
处理完初始化列表后,再执行构造函数的函数体。
//4_4.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Point { //Point类定义
public:
Point(int xx = 0, int yy = 0) {//点的构造函数
x = xx;
y = yy;
}
Point(Point &p);
int getX() { return x; }
int getY() { return y; }
private:
int x, y;
};
Point::Point(Point &p) { //点的复制构造函数的实现
x = p.x;
y = p.y;
cout << "正在调用点的复制构造函数" << endl;
}
//类的组合
class Line { //Line类的定义
public: //外部接口
Line(Point xp1, Point xp2);//构造函数
Line(Line &l);//复制构造函数
double getLen() { return len; }
private: //私有数据成员
Point p1, p2; //Point类的对象p1,p2
double len;
};
//组合类的构造函数
Line::Line(Point xp1, Point xp2) : p1(xp1), p2(xp2) {
cout << "正在调用组合线类的构造函数" << endl;
double x = static_cast<double>(p1.getX() - p2.getX());
double y = static_cast<double>(p1.getY() - p2.getY());
len = sqrt(x * x + y * y);
}
//组合类的复制构造函数,带有初始化列表将l.p1赋值给p1
Line::Line (Line &l): p1(l.p1), p2(l.p2) {
cout << "正在调用组合类线的复制构造函数" << endl;
len = l.len;
}
//主函数
int main() {
Point myp1(1, 1), myp2(4, 5); //建立Point类的对象
Line line(myp1, myp2); //建立Line类的对象,调用四次点的复制构造,包括两个点对象的形参传递和初始化列表的对象赋值,进入组合类线的构造函数体
Line line2(line); //利用复制构造函数建立一个新对象,调用一次组合类线的复制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的两次点的复制构造,进入线的复制构造函数体
cout << "The length of the line is: ";
cout << line.getLen() << endl;
cout << "The length of the line2 is: ";
cout << line2.getLen() << endl;
return 0;
}
前向引用声明
类应该先声明,后使用。如果需要在某个类的定义之前引用该类,则应进行前向引用声明。前向引用声明只为程序引入一个标识符,但具体说明在其他地方。
class 类名;//类名处为需要前向声明的类名
注:
- 使用前向引用声明虽然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它并不是万能的。
- 在提供一个完整的类声明之前,不能声明该类的对象,也不能在内联成员函数中使用该类的对象。
- 当使用前向引用声明时,只能使用被声明的符号,而不能涉及类的任何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