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设备中常用的几种通信协议简介

随着现在物联网设备的数量不断的增加,这些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也成了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据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的设备数量将达到204亿台。我们常用的物联网通信协议有很多种,它们具备着不同的性能、数据速率、覆盖范围、功率和内存,并且每一种协议都有着各自的有点和或多或少的缺点。其中一些通信协议只适合于小型家用电器,而一些协议则可以用于大型的智慧城市项目。

常用的几种物联网通信协议

由于物联网现在已经成为了现在的一道热门的话题,所以下面我们就在这里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物联网设备中常用的几种通信协议。

一、蓝牙低功耗(BLE)

蓝牙低功耗(BLE)是蓝牙的增强版本,它也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无线技术之一,可在大约10米的短距离内进行有效通信。蓝牙的概念是由爱立信公司的Nils Rydbeck在1989年提出的。在2001年和2004年之间,它被进一步优化为功耗更低、成本更低的版本,例如蓝牙低功耗(BLE)协议或Nokia的智能蓝牙。它旨在保持通讯范围的同时显著降低能耗。由于这种属性,蓝牙已成为物联网设备的主要协议。目前,它被用于所有的主流操作系统,包括iOS、安卓、微软手机、草莓、OS X、Linux和Windows等。蓝牙技术的最新版本是5.0,它增加了创新的网络协议支持配置文件(IPSP)。目前,它已针对物联网设备进行了全面的开发与优化。

二、WiFi协议

WiFi是另一种广泛用于物联网设备间通信的协议。如今WiFi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使用了大量的基础架构,可以快速地传输数据(每秒高达数百兆),并具有处理大量数据传输的能力。对于许多电子设备的设计者来说,WiFi因为其承载的基础架构而成为最佳选择。使用WiFI的两台设备之间的通信距离大约为50米,这远高于使用蓝牙技术通信的设备。

WiFi基于IEEE 802.11系列标准,其第一个版本于1997年发布。该版本能够提供高达2Mbit/s的链接速度。目前,WiFi最常用的标准是基于IEEE 802.11的802.11n,但802.11ac的使用也在快速增长。最新的版本提供了比802.11n更快的通信速度。尽管WiFi非常适合物联网设备间通信,但其运行耗能比较高。不过,无论如何,它都是目前大多数物联网设备之间进行文件传输的最强大协议。

三、ZigBee协议

ZigBee是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其工作频率是2.4GHz,数据速率为250kbps。ZigBee之所以适合在物联网设备之间进行有效通信,就在于它具有低耗能、高扩展性、安全性、持久性以及高节点数的属性。不仅网络的最大节点数可以达到1024个,最远距离达到200米,而且ZigBee甚至可以使用128位AES加密算法。

ZigBee规范(IEEE 802.15.4-2003) 于2004年12月14日首次得到批准,2005年发布。ZigBee协议的理想设计是用于家庭自动化和大型工业站点,因为这些地方要求低功耗,而且在低数据速率下家庭或建筑物之间的数据交换并不频繁。将ZigBee作为物联网设备间通信的首选模式的用户基数很大。

ZigBee的最新版本是ZigBee 3.0,这个版本可以认为是几个ZigBee无线标准的所有功能的集合。像城区的街道照明和电表这样要求低耗能的电子系统都使用ZigBee协议来作为物联网设备间通信的首选模式。ZigBee协议也能用于安全系统和智能家居。

四、Z-Wave协议

与ZigBee类似,Z-Wave是低功耗射频通信协议,主要用于家庭自动化系统和电子设备,如灯控制器和传感器。Z-Wave通信协议的频率是900MHz,范围是30-100米,因此,该协议与其他无线协议(如WiFi、蓝牙、运行频率为2.4GHz的ZigBee等)的干扰可以忽略不计。它的数据速率范围大约从40kbps到100kbps。

与其他协议相比,Z-Wave协议更简单,因此可以轻松地以更快的速度开发。Z-Wave中使用的无线电频段是所在国/地区的特定频段。例如,868.42 MHz SRD频段(欧洲)、900 MHz ISM或908.42 MHz频段(美国)、916 MHz频段(以色列)、919.82 MHz频段(香港)、921.42 MHz频段(澳大利亚/新西兰)、865.2 MHz频段(印度)。

五、远程广域网(LoRaWAN)

远程广域网(LoRaWAN)是一种通信协议,主要用于区域、国家或全球的由电池供电的远程无线物联网设备。它因能以最低的功耗进行远距离通信而闻名,还能检测到噪音水平下的信号。该协议主要用于智慧城市,那里的大型网络拥有数百万台彼此连接的设备,这些设备以较小的电池和内存运行。LoRaWAN的数据速率是0.3kbps至50kbps。

智能街道照明是使用LoRaWAN协议的实际实例,其中路灯与使用LoRaWAN协议的LoRa网关连接。网关再与云应用程序连接,该应用程序完全控制灯泡的亮度,并根据环境中的自然光照进行调节。

六、近场通信(NFC)

近场通信(NFC)是一种简单且安全的协议,可以简化物联网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它主要使用两个环形天线的近场电磁感应。它专为智能手机设计,允许用户进行非接触式支付交易。它还帮助用户访问电子内容并连接电子设备。基本上,它拓展了非接触卡技术的功能,使得物联网设备可以在大约不到4厘米的近距离内分享信息。

NFC协议的数据速率为106kbps至424kbps。由于NFC协议是短距离通信协议,因此功耗更低。它设置时间更少,并不要求设备配对。也是由于短距离通信,因此大大降低了对环境中其他网络的有害干扰的可能性。

物联网通信协议: “最好的选择”vs.“最适合的选择”

现在,应用最广的物联网通信协议应该是蓝牙和WIFI,但是我们也很难确定以上的几种通信协议,那种最适合物联网设备,但是赢家肯定是在大多数新制造的物联网设备和手机上可以轻松使用且速率适宜的那种协议。然而,基于目前各种各样的用例,我们的问题不是找到“最好的”选择,而且要根据我们自己的需求找到“最适合”的选择。例如,如果您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大量的数据和文件,WIFI将是你最理想的选择,而如果您想使用非接触卡技术即时付款,NFC将是你的首要选择。总之成功的通信协议完全取决于您希望达成的目的。

物联网常用通信协议种类繁多,每种协议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性能特点和优缺点。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通信协议及其适用场景: ### 3.1 有线通信协议 #### UART串口通信 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嵌入式系统和传感器之间的短距离通信。它通过异步方式传输数据,具有简单的硬件实现和较低的成本。UART适用于设备之间的点对点通信,例如在微控制器和传感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 I²C I²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同步串行通信协议,广泛用于集成电路之间的短距离通信。它支持多主多从架构,数据传输速率通常在100 kbps到400 kbps之间。I²C适用于需要多个设备共享同一总线的场景,例如在智能手表或智能家居设备连接多个传感器。 #### SPI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种高速同步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的外围设备通信。SPI支持全双工通信,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几Mbps。它适用于需要高速数据传输的场景,例如在图像传感器和微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 3.2 无线通信协议 #### Wi-Fi Wi-Fi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无线局域网(WLAN)协议,提供高速互网接入。Wi-Fi适用于需要高带宽和低延迟的应用,例如智能家居设备、视频监控和远程控制。然而,Wi-Fi的功耗较高,不太适合电池供电的设备。 #### 蓝牙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主要用于个人区域网络(PAN)。蓝牙低功耗(BLE)版本特别适合于低功耗设备,如可穿戴设备、健康监测器和智能家居设备蓝牙适用于需要短距离通信且功耗要求较低的场景。 #### Zigbee Zigbee是一种低功耗、低数据速率的无线通信协议,适用于构建自组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支持星型、树型和网状拓扑结构,适用于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和远程抄表等场景。Zigbee的优势在于其低功耗和较长的电池寿命。 #### LoRa LoRa(Long Range)是一种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适用于远距离通信。LoRa具有较长的传输距离和较低的功耗,适合大规模物联网部署,如智慧城市、环境监测和农业物联网。LoRa适用于需要远距离通信且数据速率较低的场景。 #### NB-IoT NB-IoT(Narrowband IoT)是一种基于蜂窝网络的低功耗广域网技术,适用于广覆盖和低功耗的应用。NB-IoT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和较长的电池寿命,适合用于智能电表、资产追踪和城市基础设施监测等场景。 #### 4G/5G 4G和5G是蜂窝通信技术,提供高速、低延迟和大规模设备连接能力。4G技术已广泛应用,而5G则展现出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4G/5G适用于工业物联网、车网和远程医疗等高要求场景[^3]。 ### 3.3 网络通信协议 #### HTTP/WebSocket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用于传输超文本的应用层协议,广泛用于Web服务。WebSocket是一种全双工通信协议,允许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实时数据交换。HTTP适用于需要与Web服务交互的场景,而WebSocket适用于需要实时通信的场景,如在线游戏和实时聊天。 #### MQTT 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是一种轻量级的消息传输协议,适用于资源受限的设备和网络环境。MQTT采用发布/订阅模型,适用于传感器数据收集、远程监控和智能家居等场景[^4]。 #### CoAP CoAP(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是一种专为受限设备设计的应用层协议,支持RESTful架构。CoAP适用于资源受限的物联网设备,如传感器和执行器,能够在低功耗和低带宽环境中高效运行[^2]。 ### 示例代码:使用Python模拟MQTT通信 ```python import paho.mqtt.client as mqtt # 定义回调函数 def on_connect(client, userdata, flags, rc): print("Connected with result code " + str(rc)) client.subscribe("iot/sensor") def on_message(client, userdata, msg): print(f"Received message: {msg.payload.decode()} on topic {msg.topic}") # 创建MQTT客户端实例 client = mqtt.Client() client.on_connect = on_connect client.on_message = on_message # 连接到MQTT代理 client.connect("broker.hivemq.com", 1883, 60) # 发布消息 client.publish("iot/sensor", "Hello from IoT device") # 启动网络循环 client.loop_forever()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