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f配置
- 成员交换机基础配置
- SW3-1(主设备)
vsf domain 10 # 定义VSF逻辑域ID(域内一致) vsf member 1 # 设置成员编号为1(默认主设备) vsf port-group 1 # 创建逻辑端口组1 vsf port-group int eth 1/0/27-28 # 绑定物理端口到逻辑组(堆叠链路) switch con mode vsf # 切换运行模式为VSF虚拟交换框架
- SW3-2(备设备)
关键点:vsf member 2 # 成员编号为2 vsf priority 32 # 优先级设为32(数值越高越优先成为主设备)
- 成员编号需唯一(1-8),优先级范围1-255,默认100。
- 主设备选举规则:优先级 > MAC地址 > 设备编号。
- MAD分裂检测与恢复
- 核心交换机(SW-CORE)
作用:interface Vlan4000 vsf mad bfd enable # 启用BFD协议检测分裂 vsf mad ip address 10.10.255.253 255.255.255.252 member 1 # 成员1检测IP vsf mad ip address 10.10.255.254 255.255.255.252 member 2 # 成员2检测IP vsf auto-merge enable # 允许分裂后自动恢复合并
- BFD MAD:快速检测VSF分裂(秒级),避免网络脑裂。
- IP规划:需为每个成员分配独立IP,同一子网且不与业务IP冲突。
二、关键优化建议
- 物理连接可靠性
- 端口选择:优先使用40G/100G端口作为堆叠链路(如
eth 1/0/27-28
需确认端口速率)。 - 拓扑冗余:建议环形拓扑(非链式),避免单点故障导致整个VSF域分裂。
- 线缆兼容性:使用神州数码认证堆叠线缆或光模块。
- 配置同步与保存
- 强制同步:主设备配置完成后执行
vsf sync config
同步至所有成员。 - 保存与激活:配置后执行
save
并重启设备(reboot
),部分型号需断电重启生效。
- 故障排查命令
| 命令 | 用途 |
|-------------------------------|------------------------------|
|display vsf topology
| 查看成员状态及拓扑连接 |
|display vsf mad status
| 检查BFD MAD检测状态 |
|display vsf port-group
| 验证逻辑端口组绑定是否生效 |
三、典型风险与规避
-
版本一致性
- 所有成员交换机需运行相同系统版本(通过
display version
验证)。 - 跨型号堆叠需参考官方兼容性列表(如DCS-5950系列与DCRS-7600可能不兼容)。
- 所有成员交换机需运行相同系统版本(通过
-
自动合并风险
vsf auto-merge enable
可能导致网络震荡,建议在稳定环境中启用。- 若分裂后配置被修改,合并时需人工确认配置冲突。
-
MAD IP规划
- 示例中IP段
10.10.255.253/30
仅支持2个成员,扩容时需扩展子网。
- 示例中IP段
四、扩展配置(可选)
- 负载均衡策略
vsf load-balance src-dst-ip # 按源-目的IP流量分配
- 链路聚合增强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port vsf bound # 绑定聚合链路到VSF逻辑组
五、总结
您的配置已覆盖 基础VSF搭建+MAD检测,需重点关注 物理链路冗余性 和 版本一致性。若需进一步优化,可结合业务流量设计负载均衡策略,并通过 display vsf
定期监控堆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