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原理

本文介绍了路由原理,重点讲解了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的工作方式,包括路由器如何选择最佳路径、静态路由的配置及优先级,以及默认路由在末梢网络中的应用。此外,还详细阐述了浮动路由作为备份路由的机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静态路由、默认路由和浮动路由的配置和效果。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言

路由表作用是跨网段的数据转发,通过查询路由表实现数据包转发(就是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转发过程)。


一、路由原理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它的重要作用是为数据包选择最佳路径(最佳路径是指路由器的某个接口或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最终送达目的地。为了尽可能的提高网络访问速度,就需要一种方法来判断从源主机到达目标主机所经过的最佳路径,从而进行数据转发,这就是路由技术。

1.1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路由器是根据路由表进行转发的。

 如下图所述,主机1.1要发送数据包给主机4.1,工作步骤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主机1.1 要发送数据包给主机4.1 ,因为IP地址不在同一网段,所以主机会将数据包发送给本网段的网关 路由器A。

2) 路由器A 接收到数据包,先查看数据包IP首部中的目标IP地址,再查找自己的路由表。数据包的目标IP地址是4.1,属于4.0网段,路由器A在路由表中查到4.0 网段转发的接口是S0接口。于是,路由器A 将数据包从S0 接口转发出去。

3) 网络中的每个路由器都是按这样的步骤转发数据的,直到到达路由器B, 再用同样的转发方法从E0接口转发出去,最后主机4.1 接收到这个数据包。

 在转发数据包的过程中,如果在路由表中没有找到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则根据路由器的配置转发到默认接口或者给用户返回 “目标地址不可达” 的信息。

注:PC上所设置的默认网关就是路由器以太口的IP地址。

1.2 路由表的形成

 路由表是:

  • 在路由器中维护路由条目的集合
  • 路由器根据路由表做路径选择
    (路由表格式见上图)

路由表的网段又分为直联网段和非直连网段两种:

  • 直连网段: 网关接口是在路由器的两边,配置IP地址,端口UP状态。当启动路由器时,会自动配置路由表,形成直连路由;
  • 非直连网段:跨网段的,需要手动配置路由表

二、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

2.1 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Static routing),一种路由的方式,路由项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加入路由表。

 与动态路由不同,静态路由是固定的,不会改变,即使网络状况已经改变或是重新被组态。

 是单向的,要是想要ping通,就要通信双方的路由表都要配置。

2.2 默认路由

 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使用时有条件的,一般用于末梢网络
两个相邻路由最好只将一个设置默认路由,因为默认路由只配置了上一跳。

 出现默认路由的原因:路由得查看路由表而决定怎么转发数据包,用静态路由一个个的配置,繁琐易错。如果路由器有个邻居知道怎么前往所有的目的地,可以把路由表匹配的任务交给它,省了很多事。

2.3 浮动路由(备份路由)

 原理:静态路由默认优先级是 60,只要另一条路优先级比60大(优先级比60低)即可。即路由选择首先根据优先级来选走哪条路,浮动路由其实就是把一条路径的优先级设置大于60,使其优先级比60小就行。

 浮动路由指的是配置两条静态路由,默认选取链路质量优(带宽大)的作为主路径,当主路径出现故障时,由带宽较小的备份路由顶替,保持网络的不中断。

优先级参照:
优先级参照表:

路由协议或路由种类 优先级
Direct 0
OSPF 10
IS-IS 15
Static 60
RIP 100
OSPF ASE 150
BGP 255

2.4 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封装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ost A向Host B发送数据,路由器对数据包的封装过程如下图所示:

1)Host A在网络层将来自上层的报文封装成IP数据包,其首部包含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源地址即本机IP地址192.168.1.2,目的地址为HostB的IP地址 192.168.2.2。Host A会用本机配置的24位掩码与目的地址进行“与”运算,得出目的地址:与本机地址不在同一网段,因此发往HostB的数据包需要经过网关路由器A转发。

2)HostA通过ARP请求获得默认网关路由器A的EO接口MAC地址00-11- 12-21-22-22。在数据链路层Host A将IP数据包封装成以太网数据帧,在以太网帧首部的源MAC地址为00-11-12-21-11-11,目的MAC地址为网关E0接口的MAC地址00-11-12-21-22-22。

3)路由器人从E0接口接收到数据帧,把数据链路层的封装去掉。路由器A认为这个IP数据包是要通过自己进行路由转发,所以路由器A会查找自己的路由表, 寻找与目标IP地址192. 16.2.2相匹配的路由表项,然后根据路由表的下一跳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E1接口。

4)在EI接口路由器A重新封装以太网帧,此时源MAC地址为路由器A的E1接口MAC地址00-11-12-21-33-33,目的MAC地址为与之相连的路由器B的E1接口MAC地址00-11-12-21-44-44。

5)路由器B从E1接口接收到数据帧,同样会把数据链路层的封装去掉,对目的IP地址进行检查,并与路由表进行匹配,然后根据路由表的下一跳信息将数据包转发到E0接口。路由器B发现目的网段与自己的E0接口直接相连,通过ARP广播, 路由器B获得Host B以太口的MAC地址00-11-12-21-66-66。路由器B再将IP数据包封装成以太网帧,源MAC地址为路由器B的E0接口的MAC地址00-11-12-21-55-55,目的MAC地址为Host B的MAC地址00-11-12-21-66-66。封装完毕,将以太网帧从E0接口发往HostB。

第一次封装:主机A把上层数据封装成IP数据包,目的地址B,源地址A

第一次ARP解析:主机A通过ARP获得E0口的MAC地址

第一次解封装:路由A解封装

第二次封装:

第二次ARP解析:

第二次解封装:路由B解封装

第三次封装:

第三次ARP解析:

路由转发过程中IP不变 MAC一直在变

三、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实验

路由配置基本命令:

###默认路由             目的网段 子网掩码 下一跳网关接口IP
[Huawei]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92.168.12.1      
###静态路由             目的网段      子网掩码      下一跳网关接口IP
[Huawei]ip route-static 192.168.10.0 255.255.255.0 192.168.12.1    
###查看路由表
[Huawei]display ip routing-table 


//<>优先级默认值60(越小越优先)
[R1]ip route-static 192.168.10.0 24 11.0.0.2      
//配置浮动路由用于备份
[R1]ip route-static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