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盒模型
内容区、内边距(内填充)、边框、外边距
2、行内元素&块级元素
(1)行内元素与块级元素直观上的区别。
行内元素会在一条直线上排列,都是同一行的,水平方向排列。
块级元素各占据一行,垂直方向排列。块级元素从新行开始结束接着一个断行。
(2)块级元素可以包含行内元素和块级元素。行内元素只能包含其他行内元素和文本。
(3)行内元素与块级元素属性的不同,主要是盒模型属性上。
行内元素设置width无效,height无效(可以设置line-height),margin上下无效,padding上下无效。
行内元素与块级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display 行内元素(inline)、块级元素(block)、行内块级元素(inline-block)
3、浮动 float
清除浮动的几种常见的方法:
(1)直接为父元素设置高度;
(2)在父元素结束标签之前添加额外的元素,设置clear:both的样式;
(3)使用伪元素(推荐)
(4)通过触发BFC方式,实现清除浮动 overflow:hidden;
(BFC(Block formatting context)直译为"块级格式化上下文"。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渲染区域,计算BFC高度时,浮动元素也会参与计算 )
4、定位 position (top、right、bottom、left)
static 默认
relative 相对定位
absolute 绝对定位
fixed 固定定位
5、CSS简单的选择器
*(通配符)、元素选择器、class选择器.、id选择器#
6、CSS分组和嵌套选择器
分组选择器:同时为多个元素设置相同的样式;
嵌套选择器:通过多个选择器嵌套匹配元素;
7、CSS组合选择器
(1)后代选择器:用空格将2个选择器隔开,表示上下级关系;
(2)子元素选择器:用>将2个选择器间隔开,表示父子关系;
(3)相邻兄弟选择器:用+将2个选择器间隔开,可选择紧接在另一元素后的元素,且二者有相同父元素;
(4)后续兄弟选择器:用~将2个选择器间隔开,选取所有指定元素之后的相邻兄弟元素
8、CSS伪类:CSS伪类是用来添加一些选择器的特殊效果。
:link :未访问的链接的样式
:visited :访问过的链接的样式
:hover :设置鼠标滑过时候的样式
:active :已选中的链接的样式
:first-child 伪类来选择元素的第一个子元素
:last-child 伪类来选择元素的最后一个子元素
:first-of-type 指定类型元素中的第一个
:last-of-type 指定类型元素中的最后一个
:nth-of-type(n) 指定类型元素中的第n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