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的知识点

本文介绍了HTML/CSS的基础知识,包括盒模型的组成,行内元素与块级元素的区别及转换,浮动的概念与清除方法,以及定位的四种类型。此外,还讲解了CSS选择器的使用,如通配符、类选择器、ID选择器,以及分组和嵌套选择器。最后,提到了CSS组合选择器和伪类的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盒模型

     内容区、内边距(内填充)、边框、外边距

2、行内元素&块级元素  

(1)行内元素与块级元素直观上的区别。

      行内元素会在一条直线上排列,都是同一行的,水平方向排列。

      块级元素各占据一行,垂直方向排列。块级元素从新行开始结束接着一个断行。

(2)块级元素可以包含行内元素和块级元素。行内元素只能包含其他行内元素和文本。

(3)行内元素与块级元素属性的不同,主要是盒模型属性上。

     行内元素设置width无效,height无效(可以设置line-height),margin上下无效,padding上下无效。

行内元素与块级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display  行内元素(inline)、块级元素(block)、行内块级元素(inline-block)

3、浮动 float

     清除浮动的几种常见的方法:

(1)直接为父元素设置高度;

(2)在父元素结束标签之前添加额外的元素,设置clear:both的样式;

(3)使用伪元素(推荐)

(4)通过触发BFC方式,实现清除浮动 overflow:hidden;

(BFC(Block formatting context)直译为"块级格式化上下文"。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渲染区域,计算BFC高度时,浮动元素也会参与计算 )

4、定位 position   (top、right、bottom、left)

static   默认

relative   相对定位   

absolute   绝对定位

fixed    固定定位

5、CSS简单的选择器

     *(通配符)、元素选择器、class选择器.、id选择器#

6、CSS分组和嵌套选择器

     分组选择器:同时为多个元素设置相同的样式;

     嵌套选择器:通过多个选择器嵌套匹配元素;

7、CSS组合选择器

    (1)后代选择器:用空格将2个选择器隔开,表示上下级关系;

    (2)子元素选择器:用>将2个选择器间隔开,表示父子关系;

    (3)相邻兄弟选择器:用+将2个选择器间隔开,可选择紧接在另一元素后的元素,且二者有相同父元素;

    (4)后续兄弟选择器:用~将2个选择器间隔开,选取所有指定元素之后的相邻兄弟元素

8、CSS伪类:CSS伪类是用来添加一些选择器的特殊效果。

      :link      :未访问的链接的样式

      :visited  :访问过的链接的样式

      :hover  :设置鼠标滑过时候的样式

      :active   :已选中的链接的样式

       :first-child 伪类来选择元素的第一个子元素

       :last-child 伪类来选择元素的最后一个子元素

      :first-of-type  指定类型元素中的第一个

      :last-of-type 指定类型元素中的最后一个

      :nth-of-type(n) 指定类型元素中的第n个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