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二进制中的奇偶项

int main()
{
 int num = 31;
 int i = 0;
 for (i = 31; i >= 1; i = i - 2)
 {
  printf("%d ", (num >> i) & 1);
 }
 printf("\n");
 for (i = 30; i >= 0; i = i - 2)
 {
  printf("%d ", (num >> i) & 1);
 }
 return 0;
}

内容概要:文章基于4A架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据架构、技术架构),对SAP的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业务架构上,成本中心是成本控制的责任单元,负责成本归集与控制,而利润中心是利润创造的独立实体,负责收入、成本和利润的核算。应用架构方面,两者都依托于SAP的CO模块,但功能有所区分,如成本中心侧重于成本要素归集和预算管理,利润中心则关注内部交易核算和获利能力分析。据架构中,成本中心与利润中心存在多对一的关系,交易据通过成本归集、分摊和利润计算流程联动。技术架构依赖SAP S/4HANA的内存计算和ABAP技术,支持实时核算与跨系统集成。总结来看,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在4A架构下相互关联,共同为企业提供精细化管理和决策支持。 适合人群:从事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或利润核算的专业人员,以及对SAP系统有一定了解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企业理解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在4A架构下的运作机制;②指导企业在实施SAP系统时合理配置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优化业务流程;③提升企业对成本和利润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支持业务决策。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阐述了理论概念,还提供了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技术实现方式,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think>根据用户需求,我们需要在海康Vision Master(VM)软件中实现程序启动时发送一次十六进制格式的据。结合之前的回答和用户提供的引用(特别是引用[2]中关于解析电据的示例),以下是具体实现方法: --- ### **解决方案:全局脚本实现启动时发送十六进制据** #### **步骤1:配置通信模块** 1. 在VM方案中添加通信模块(如TCP客户端/串口): - 进入`流程`→`模块`→`通信`→选择`TCP客户端`或`串口` - 配置参(IP/端口、波特率等)并**关闭自动发送功能**(避免重复发送) #### **步骤2:编写全局脚本** 在`方案加载完成`事件中发送十六进制据: ```lua function OnSchemeLoaded() -- 获取通信模块(假设模块名为"TCP_Client_1") local commModule = VM.GetModule("TCP_Client_1") -- 待发送的十六进制据(示例:01 02 A0 FF) local hexData = "01 02 A0 FF" -- 按实际需求修改 -- 转换为二进制格式(VM要求SendData参为byte组) local byteArray = {} for hex in string.gmatch(hexData, "%S+") do table.insert(byteArray, tonumber(hex, 16)) end -- 发送据 commModule:SendData(byteArray) VM.Trace("已发送十六进制据: " .. hexData) -- 日志确认 end ``` > **关键点**: > - `tonumber(hex, 16)`将十六进制字符串转为十进制值(即byte) > - `gmatch("%S+")`分割空格分隔的十六进制字符串[^2] #### **步骤3:据格式验证** - **发送内容**:确保十六进制据符合设备协议(如引用[2]中电秤的7-14为重量据) - **调试工具**:使用网络调试助手(如Wireshark)抓包验证发送内容 --- ### **错误处理与优化** #### **1. 增加连接检查** ```lua if not commModule:IsConnected() then commModule:Connect() -- 主动建立连接 VM.Delay(1000) -- 等待1秒连接稳定 end ``` #### **2. 异常捕获** ```lua local status, err = pcall(function() commModule:SendData(byteArray) end) if not status then VM.Trace("发送失败: " .. err) end ``` #### **3. 动态据生成(可选)** 若需发送含动态值的据(如时间戳),可组合固定头和动态值: ```lua -- 示例:固定头"AA BB" + 动态重量值(假设为500g) local weightHex = string.format("%04X", 500) -- 转为4十六进制 local fullData = "AA BB " .. weightHex ``` --- ### **常见问题** | 问题 | 解决方案 | |--------------------|--------------------------------------------------------------------------| | 据未发出 | 检查通信模块是否启用(`commModule:Enable(true)`) | | 接收端解析错误 | 确认字节序(大端/小端)和长度(如引用[2]中固定7-14) | | 虚拟机启动顺序冲突 | 添加延时`VM.Delay(3000)`确保硬件就绪 | --- ### **相关问题** 1. 如何在海康VM中解析接收到的十六进制据? 2. 串口通信时如何配置校验和停止? 3. 全局脚本中如何实现定时发送据? 4. 如何将视觉检测结果嵌入到十六进制协议中发送? 5. TCP通信断开后如何自动重连?[^1] > 提示:对于复杂协议(含校验码),建议使用`Lua`的运算生成校验和,例如: > ```lua > local checksum = (byte1 + byte2) & 0xFF -- 简单累加和校验 > table.insert(byteArray, checksum) > ``` [^1]: 参考RMI/IIOP远程调用中的连接稳定性设计 [^2]: 基于电秤协议解析的启发(固定据段置)</think>### 海康VM软件启动时发送十六进制据的配置方法 #### 方法一:全局脚本实现(推荐) 1. **配置通信模块** - 添加TCP客户端/串口模块 - 设置目标设备地址(IP:端口 或 串口号) - **关闭自动发送功能**(避免重复发送) 2. **编写全局脚本** ```lua function OnSchemeLoaded() -- 获取通信模块(替换为实际模块名) local comm = VM.GetModule("TCP_Client_1") -- 定义十六进制据(示例:01 A0 FF 2B) local hexData = {0x01, 0xA0, 0xFF, 0x2B} -- 字节组格式 -- 发送据 comm:SendData(hexData) VM.Trace("启动时已发送十六进制据") end ``` **关键说明**: - 十六进制据需转换为**字节组**格式 - 使用`0x`前缀表示十六进制值 - `OnSchemeLoaded()` 在方案加载完成后自动执行[^1] 3. **据格式转换(高级)** ```lua -- 将字符串格式的十六进制转为字节组 function HexToBytes(hexStr) local bytes = {} for i=1, #hexStr, 2 do table.insert(bytes, tonumber(hexStr:sub(i,i+1), 16)) end return bytes end -- 使用示例 local data = HexToBytes("01A0FF2B") -- 无空格连续十六进制字符串 comm:SendData(data) ``` #### 方法二:通过协议解析模块(硬件对接场景) 1. **添加协议解析模块** - 通信 → 协议解析 → 添加解析器 - 配置据域: ``` 起始:1 长度:4 → 对应4字节十六进制据 解析方式:十六进制转十进制(可选) ``` 2. **绑定发送事件** ```lua function OnSchemeLoaded() local parser = VM.GetModule("ProtocolParser_1") parser:SetFieldValue(1, {0x01, 0xA0, 0xFF, 0x2B}) -- 设置据域 parser:Send() -- 触发发送 end ``` **优势**:支持自动添加校验据封装等高级功能[^2] --- ### 关键配置 | 配置 | 推荐值 | 说明 | |--------|--------|------| | 发送触发 | 方案加载完成 | 全局脚本事件 | | 据格式 | 字节组 | 支持0x前缀十六进制值 | | 连接超时 | 3000ms | 网络设备初始化等待 | | 调试模式 | 启用 | 查看实际发送的字节流 | --- ### 常见问题解决 1. **据未发送**: - 检查通信模块使能状态:`comm:Enable(true)` - 添加连接检查: ```lua if not comm:IsConnected() then comm:Connect() VM.Delay(1000) -- 等待连接建立 end ``` 2. **接收端解析错误**: - 添加据长度标识: ```lua local HEADER = {0xAA, 0xBB} -- 帧头 local END = {0x0D, 0x0A} -- 帧尾 comm:SendData(HEADER .. hexData .. END) ``` 3. **大端/小端转换**: ```lua -- 32转大端字节序 local value = 0x01A0FF2B local data = { math.floor(value/0x1000000) % 0x100, math.floor(value/0x10000) % 0x100, math.floor(value/0x100) % 0x100, value % 0x100 } ``` --- ### 相关问题 1. 如何验证发送的十六进制据是否正确? 2. 串口通信时如何配置奇偶校验? 3. 全局脚本中如何实现发送失败自动重试? 4. 如何将视觉检测结果嵌入到十六进制协议中? 5. TCP通信断开后如何自动重连?[^1] > 提示:对于工业设备通信,建议参考设备协议文档(如引用[2]的电秤协议)确定置和校验方式。可通过`VM.Trace(string.format("%02X", byte))`打印字节流进行调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