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在用jquery的ajax写法,却忘记原生的ajax写法了,今天复习一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open方法用的是get方式,相应的参数要写到url里,此时send方法里参数可为空,而用post方式时要写到send方法里,例:xmlHttp.send("a=xxxx&b=xxxx");
//先声明一个异步请求对象
var xmlHttpReg = null;
function ajax() {
if (window.ActiveXObject) {//如果是IE
xmlHttpReg = 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else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xmlHttpReg = new XMLHttpRequest(); //实例化一个xmlHttpReg
}
//如果实例化成功,就调用open()方法,就开始准备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if (xmlHttpReg != null) {
xmlHttpReg.open("get", "checknumber.php?type="+gametype+"&round="+gameroundno, true);
xmlHttpReg.send();
xmlHttpReg.onreadystatechange = doResult; //设置回调函数
}
}
//设定函数doResult()
function doResult() {
if (xmlHttpReg.readyState == 4 && xmlHttpReg.status == 200) {//4代表执行完成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tent").innerHTML = xmlHttpReg.responseText;
}
}
原生的js的ajax写法主要有三点:
1、创建异步请求对象
异步请求对象要兼顾IE和标准的浏览器
2、发送请求
发送请求主要用了异步请求对象的open方法和send方法,方法和描述如下所示:
方法 | 描述 |
---|---|
open(method,url,async) |
规定请求的类型、URL 以及是否异步处理请求。
|
send(string) |
将请求发送到服务器。
|
3、状态和响应
属性 | 描述 |
---|---|
onreadystatechange | 存储函数(或函数名),每当 readyState 属性改变时,就会调用该函数。 |
readyState |
存有 XMLHttpRequest 的状态。从 0 到 4 发生变化。
|
status |
200: "OK" 404: 未找到页面 |
当readyState为4且status为200时,此时获得了服务器的回答。
如需获得来自服务器的响应,请使用 XMLHttpRequest 对象的 responseText 或 responseXML 属性。
属性 | 描述 |
---|---|
responseText | 获得字符串形式的响应数据。 |
responseXML | 获得 XML 形式的响应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