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博客是博主在学习数据结构时的笔记,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如有对数据结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加个联系方式一起交流。本系列参考程杰的《大话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可以拆分为两方面进行理解,第一是数据,第二是结构。数据很简单,我们常见的声音信号、图像等等都是数据;结构也就是关系,比如原子按照某种排列方式构成分子,那么这种排列方式就称为该分子的结构。
1、上面我们也讲到某种关系,那么到底是谁和谁的关系才能称之为结构呐?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数据元素这个概念,数据元素是组成数据的有一定意义的基本单位(这里说的是基本单位而不是最小单位,因为最小单位是数据项),在计算机中通常作为整体处理。举个例子,在畜类中,数据元素是什么?当然是牛马羊这些动物啦!那么这里再问一下数据项有哪些呐?对,牛的鼻子、眼睛就是数据项啦!这个畜类可以被称为数据对象(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在实际应用中其实也就是数据啦)。下面用一个思维导图来更清晰的了解这几个概念。

我们知道,在现实世界中,不同的数据元素之间不存在独立,存在某种特定关系,我们就将这些关系称之为结构。现在我们就能回答上面的问题了。结构是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数据结构就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2、一直在说某种特定关系,到底有哪些特定关系,专业来说,数据结构有哪些结构?
其实这里也分为两种,一种是逻辑结构,另一种是存储结构。前者是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结构,后一种是如何对这种关系进行存储。

逻辑结构是面向问题的,而物理结构就是面向计算机的,其基本的目标 就是将数据及其逻辑关系存储到计算机的内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