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AI 前线的调查:2000~2016 年期间,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累计增长约为 1470 余家,仅北京市,到 2016 年就有 450 余家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出现。人工智能大火的同时,相关技术的人才需求也在持续增长着,但是据全球知名职场社交平台领英发布的《全球 AI 领域人才报告》显示,基于领英平台的 中国 AI 领域技术人才数量位居全球第七,相关人才总数却只有 5 万多。 也就意味着:全国将近 1500 家 AI 智能企业在疯狂争抢着 5 万多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
今年,我们仍然以数据开场。 以下数据来自剑桥大学在 2018 年 6 月发布的一份全球 AI 全景报告。
人才储备方面
全球约有 22000 名 AI 研究者和工程师拥有博士学位,这其中有有 5000 名高级 AI 研究者,然而,据该机构估计,仅有 3000 名可用的 AI 人才劳动力;亚洲市场紧追西方市场;中国同业互查公开发表数量超过美国。 此外,从地域上来说,美国是全球 AI 人才的温床,岗位空缺 10k,是人才交流最集中的地方,在美国的科技企业中,谷歌是最大的 AI 人才雇主,AI 研究团队超千人规模,居世界第一。 薪资方面 最明显的变化是:机器学习工程师薪水持续上涨。
据《纽约时报》报道,一般来说,刚出校门的博士生或有若干年工作经验但教育水平低于博士的 AI 专家年薪可以达到 30 万 -50 万美元,或通过持有公司股票可能得到更高的薪水。 “在 DeepMind,员工规模扩大到 400 名,成本达到 1.38 亿美元,每名员工成本约为 34500 美元。” “OpenAI 2016 年为研究负责人 Ilya Sutskever 支付了 190 万美元的薪酬,为 Ian Goodfellow 支付的薪酬超过 80 万美元。” 据百度前主管 Thomas Liang 估计,AI 行业薪资水平较 2014 年翻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