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架构
陈召东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马丁·福勒(Martin Fowler)谈重构:什么是重构 ——重构——(1) 转
重构(refactoring)是现代软件工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它更是一种普适的方法论,特别是对于惯于宏大叙事但往往流于空泛的中国式思维,是一个非常有益且行之有效的互补。马丁·福勒(Martin Fowler)是现代软件工程的大师之一。在过去十年中,马丁·福勒在商业化信息系统开发领域倡导了许多新的软件开发技术。他在许多领域的工作都为世人所瞩目,包括: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软件模式,统一建模转载 2012-03-08 13:24:18 · 1466 阅读 · 0 评论 -
Google首席软件工程师Joshua Bloch谈如何设计一款优秀的API【附PPT】
http://www.youkuaiyun.com/article/2014-02-18/2818441-How-to-design-a-good-API原文地址转载 2014-02-18 10:00:55 · 378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写出可读性很高的代码-(1)
研究生毕业已经整整一年了,在一家软件公司上班,也写了不少代码,其间,有很多对于写代码的感受,和思考,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下,现在思绪还是比较凌乱,以后随着工作的积累,会慢慢进行整理归纳。 直接切入主题吧,在研究生阶段和工作阶段,读了很多关于如何编程的书,代码级的《代码整洁之道》,到代码组织结构级的《设计模式》 《重构》以及 编程思想层面的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相关的书籍,如《敏捷软件开发原创 2014-02-17 11:30:38 · 823 阅读 · 0 评论 -
osgi-like c++ implementation
http://blog.cppmicroservices.org/2012/03/29/osgi-and-c++/OSGi and C++ An Overview?Updated on 10/04/2012: Poco OSP facts corrected (source: private mail with the developer)In Septem转载 2012-10-11 19:28:27 · 2022 阅读 · 0 评论 -
Designing for usability(可用性设计)——三个设计与原则
Cloud(1985),“Designing for usability” : 三个设计原则:今早关注用户并持续关注用户;对使用进行经验性测量;迭代式设计;啊哈 是不是很想敏捷开发,但是敏捷开发要早七八年哦。原创 2012-10-08 10:27:14 · 388 阅读 · 0 评论 -
自底向上设计
自底向上设计 自底向上设计 : zì dǐ xiànɡ shànɡ shè jì 一种设计程序的过程和方法。在设计具有层次结构的大型程序时,先设计一些较下层的程序,即去解决问题的各个不同的小部分,然后把这些部分组合成为完整的程序。 自底向上设计方法是根据系统功能要求,从具体的器件、逻辑部件或者相似系统开始,凭借设计者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通过对其进行相互连接、修改和扩大,构成所要求转载 2012-10-08 10:11:25 · 557 阅读 · 0 评论 -
困扰专业设计者的错误不在于错误的设计了东西,而是设计了错误的东西——Frederick P. Brooks, Jr.
如题。技术性的东西通过看技术性的文章和书已经实践就可以学到,但是有些东西是学不到的,就是大牛们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这些看法来自他们已经架构起来的知识体系。所以能够把他们的知识体系学习到就成功了。转载 2012-09-27 13:06:30 · 337 阅读 · 0 评论 -
敏捷开发综述——(1)-基本概念
敏捷开发三个概念:1、可以提供必要的纪律和反馈的实践——持续交付,结对编程,面对面交流,业务人员与开发人员一起工作,测试与开发人员一起工作。2、可以保持软件灵活性,可维护性的设计原则。SRP— 单一职责原则,ocp,lsp,dip,isp,rep,ccp,crp,adp,sdp,sap——稳定抽象原则。3、已经被证明针对特定的问题可以平衡这些原则的设计模式——面向软件架构的设计模式,设原创 2012-09-26 16:46:41 · 567 阅读 · 1 评论 -
职业规划——(1)
早上和舍友吃早餐,聊了很多关于我未来的打算的问题,有些话是开玩笑和吹牛的,但是有些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可能也是心血来潮:十年目标:像侯捷一样,对c++整个机制有一个非常完整清晰的认识了解,桌面上的很多书都是侯捷翻译的国外经典的c++类书籍,他的口味还是很适合我的。十五年目标:重构, 马丁·福勒对于重构的讲解应该是非常了得,虽然没有看他的书,但是单从书名就能够知道这是一位面向对象骨灰级人物,原创 2012-09-27 09:49:00 · 290 阅读 · 0 评论 -
精辟
《领域驱动设计模式、原理与实践》写道:为了避免将代码库变成大泥球(BBoM)并因此减弱领域模型的完整性且最终减弱可用性,系统架构要支持技术复杂性与领域复杂性的分离。引起技术实现发生变化的原因与引起领域逻辑发生变化的原因显然不同,这就导致基础设施和领域逻辑问题会以不同速率发生变化。...原创 2018-07-27 14:03:02 · 19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