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要横着读,故事要竖着看!嘻哈~

本文探讨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代的历史事件与罗马帝国同期的变迁,指出两者虽相隔万里,但在气候变迁的影响下,北方游牧民族对两大文明的侵袭呈现出惊人的同步性。文章呼吁在读历史时,应将视野扩大,从空间地理角度理解历史,以洞察国际局势。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历史要横着读,我认为不能把历史当故事看,然而我们自小的教育却强制我们把历史当成了故事,把故事当成了历史,这是错误的。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

历史要在空间中横着读,故事要在时间里竖着看!

当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我们往往希望能从这些故事中习得一些要旨,或为生存,或者成功,我们称之为以史为鉴。然而在我看来,这是不对的。

我们可以习得一些要旨,但是我们却无法复制它们,因为我们仅仅关注了故事的情节,却忽略了故事发生所依赖的环境。我们已然没有了故事发生的大环境,所以往往,照着历史行事的,都是笑话。

历史要结合空间地理,横着读。

当我们中国在东汉末年分三国的时候,罗马帝国发生了什么?
我们中国的三国魏晋南北朝和罗马帝国三世纪危机四帝共治有何关联?

如果理清了以上这些,我们再看现在国际局势,方能做出一些有益的判断。而不是随着新闻舆论而跟风。


  • 公元193年,黄金五贤帝后短暂内乱之后,罗马帝国塞维鲁王朝创立。这个塞维鲁被看成了帝国的希望,然而结局却是失望。三世纪危机正式开始。
  • 公元192年,蛮族化的雇佣军首领董卓被杀。随之而来的并不是和平,而是更多蛮族入侵以及随之的内乱。

并非东汉末年分三国,合久必分。而是在三国之前,国际趋势已经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入侵南方农业帝国,汉朝,罗马帝国当然均是首当其冲。

东汉,罗马,互相不通有无,却在相差仅1年几乎同时遭遇了相同的事情!

五胡乱华,哈哈,在东汉末年就开始咯,together with 塞维鲁王朝。

  • 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军队。 曹操无法全身心投入江南战争,因为北方边境蛮族压境,相当于两线作战。同时孙刘联军肯定也是联合了蛮族,你看看,刘备对待蛮族将领多么优待宽厚,予以重任。

  • 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把罗马户口给了所有的境内常住民。为了征兵呗,好对抗蛮族啊。哈哈,上海面对深圳的攻势,必然也如此,走着瞧吧,清高不过一代人,当然,黄雀在后,深圳最终也会一样。

  • 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建立魏国。 统一战争正式开启。

  • 公元235年~284年,罗马帝国陷入“三世纪危机”, 蛮族开始越境入侵。

  • 公元280年,司马家族西晋灭吴,短暂统一中国。

  • 公元284年~305年,罗马戴克里先皇帝“四帝共治”,正式承认“朕一人对抗蛮族太无力,需要副皇帝与朕共同决议”。

  • 公元291年,西晋“八王之乱”。蛮族雇佣军入境,史书上的所谓五胡乱华,拉开了序幕。

  •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皇帝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合法,实属笼络人心,与给予所有居民罗马户口无异。

  • 公元316年,匈奴兵攻占首都长安,西晋结束,次年东晋建立。

  •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迁都拜占庭,改名君士坦丁堡。

  • 公元383年,东晋军队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军队。

  • 公元395年,狄奥多西去世,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 公元420年,刘裕废东晋帝自立,国号宋,史称刘宋,南朝开始。

无论怎么看,这些事情掺杂在一起,就好像是同一个地方发生的。也确实,这个地方就是欧亚大陆,所以,读历史,把视野放大,把尺度拉大,才能看到全貌。

现在,Why呢?为什么蛮族同时对汉朝和罗马帝国发起了入侵?原因不说也能猜到,气候呗。气候导致北方草原冰原不再适合生存,本来就生活不易的民族才会南下入侵文明的汉朝,或者罗马帝国。

这波攻击持续了200年甚至更久。

当然了,下面这段可能不该说,但是它几乎就是事实,我们不承认罢了。

汉武帝干败匈奴,然后匈奴400年后灭了罗马,所以中国比罗马帝国更强大,这是一派胡言的YY。

汉武帝干败匈奴的时候,罗马也干败了高卢凯尔特人以及少量的日耳曼人,无论对于西汉还是罗马,同为农业帝国的它们都处在帝国力量的上升期,原因非常简单,就是风调雨顺,这是农业帝国的立国之本!后来风不调雨不顺了,无论是汉朝还是罗马,均遭遇了危机。同在欧亚大陆,这就是大历史。

至于说后来灭了西罗马的蛮族,同样的东方蛮族也对东汉以及两晋制造了重创,五胡乱华,衣冠南渡,民族融合。

他们在受苦受难的时候,我们也好不到哪去,这就是欧亚大陆,作为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现在的希腊人不再是古希腊人的后代,而是斯拉夫人,现在的中原人也不再是纯汉的后裔,而是鲜卑人。自豪感是要有的,但还是要多多横向读历史后再评论。


我们常常把历史当故事看,学会了很多并不合时宜的阴谋阳略,然而却没有学会如何共生共赢,我们总是把所有“我”之外看作敌人而强力排斥怒怼,却不知在大尺度下“我”和“他”都同样只是偏安一隅。

没有共赢共生的意识,就只有非我即敌的判断,这让我想起了日本和三国时期的东吴,都差不多,谁又比谁好呢?

嘻哈~


浙江温州皮鞋湿,下雨进水不会胖。

内容概要:本文围绕直流微电网中带有恒功率负载(CPL)的DC/DC升压转换器的稳定控制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复合预设性能控制策略。首先,通过精确反馈线性化技术将非线性不确定的DC转换器系统转化为Brunovsky标准型,然后利用非线性扰动观测器评估负载功率的动态变化和输出电压的调节精度。基于反步设计方法,设计了具有预设性能的复合非线性控制器,确保输出电压跟踪误差始终在预定义误差范围内。文章还对比了多种DC/DC转换器控制技术如脉冲调整技术、反馈线性化、滑模控制(SMC)、主动阻尼法和基于无源性的控制,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器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自动控制领域研究的学者和工程师,以及对先进控制算法感兴趣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输出电压并处理恒功率负载的应用场景;②旨在实现快速稳定的电压跟踪,同时保证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③为DC微电网中的功率转换系统提供兼顾瞬态性能和稳态精度的解决方案。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和算法实现,还通过Python代码演示了控制策略的具体实现过程,便于者理解和实践。此外,文章还讨论了不同控制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为实际工程项目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内容概要:该论文介绍了一种名为偏振敏感强度衍射断层扫描(PS-IDT)的新型无参考三维偏振敏感计算成像技术。PS-IDT通过多角度圆偏振光照射样品,利用矢量多层光束传播模型(MSBP)和梯度下降算法迭代重建样品的三维各向异性分布。该技术无需干涉参考光或机械扫描,能够处理多重散射样品,并通过强度测量实现3D成像。文中展示了对马铃薯淀粉颗粒和缓步类动物等样品的成功成像实验,并提供了Python代码实现,包括系统初始化、前向传播、多层传播、重建算法以及数字体模验证等模块。 适用人群:具备一定光学成像和编程基础的研究人员,尤其是从事生物医学成像、材料科学成像领域的科研工作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研究复杂散射样品(如生物组织、复合材料)的三维各向异性结构;②开发新型偏振敏感成像系统,提高成像分辨率和对比度;③验证和优化计算成像算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高精度成像。 其他说明:PS-IDT技术相比传统偏振成像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如无需干涉装置、无需机械扫描、可处理多重散射等。然而,该技术也面临计算复杂度高、需要多角度数据采集等挑战。文中还提出了改进方向,如采用更高数值孔径(NA)物镜、引入深度学习超分辨率技术等,以进一步提升成像质量和效率。此外,文中提供的Python代码框架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实用的工具,便于理解和应用该技术。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机械运转振动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方法,重点研究了转子试验台、齿轮箱和滚动轴承的振动数据。文章涵盖了频谱分析、时域和频域特征计算,以及常见故障(如不平衡、不对中、齿轮啮合故障、轴承内外圈故障)的诊断方法。文中还探讨了采样频率和采样点的设置原则、全周期采样机制,并扩展了多种信号分析方法(如频谱细化、希尔伯特包络谱分析、经验模态分解、小波变换)和人工智能方法(如卷积神经网络)的应用。通过详细的代码实现,展示了从数据加载与预处理到基于CNN的故障诊断的完整流程。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机械工程和编程基础,从事机械设备维护、故障诊断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通过频谱分析、时域和频域特征计算,识别机械设备的常见故障;②利用包络分析、小波变换等高级信号处理方法,检测早期故障;③结合深度学习方法,实现自动化故障分类和诊断。 阅建议: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包含了大量可运行的Python代码示例。者应在实践中结合这些代码,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训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故障诊断方法。此外,建议者根据具体的设备和应用场景,灵活选择和组合不同的分析方法,以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描述了一个基于论文“具有批处理到达的服务器群的优先级排队”的服务器群模拟系统的实现。系统采用离散事件仿真方法,通过Python代码实现,涵盖作业到达、优先级队列管理、作业完成处理、合并器工作机制以及响应时间计算等功能。模拟系统支持随机模式和轨迹驱动模式,能够生成详细的运行日志和性能统计,如平均响应时间、服务器利用率等。此外,还实现了设计问题优化,通过多次重复运行和置信区间分析来确定最优的优先级阈值h,以最小化平均响应时间。最后,系统能够按照要求的格式生成输出文件,包括平均响应时间文件、子作业离开时间文件和作业完成时间文件。 适合人群:计算机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研究生以及从事分布式系统、排队论研究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研究服务器群系统中不同参数(如优先级阈值h)对系统性能的影响;②分析批处理到达模式下的作业调度策略;③评估不同配置下的系统响应时间和服务器利用率;④提供一个可扩展的平台,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完整的代码实现,还深入探讨了关键机制的设计原理和实现细节,如优先级队列处理、合并器逻辑、事件处理流程等。通过阅本文,者不仅可以理解服务器群模拟系统的运作原理,还能掌握如何应用离散事件仿真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本文还强调了统计可靠性和性能优化的重要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