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要说明
RTS/CTS硬件流控制机制能够有效 防止接收设备因无法及时处理数据而丢失数据 。通过将发送设备的 RTS输出 连接到接收设备的 CTS输入 ,以及接收设备的 RTS输出 连接到发送设备的 CTS输入 ,可以确保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协调和同步,从而实现稳定的数据传输。
(二)实现原理
在硬件流控制中,RTS(Request to Send)和CTS(Clear to Send)是用于控制数据流动的信号线。这种流控制机制通常用于避免数据丢失,确保数据的顺利传输,特别是在串行通信(如UART)中。当两个设备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RTS和CTS信号帮助协调发送方和接收方的通信,以避免发送方过快地发送数据,导致接收方无法及时处理。
1. RTS(Request to Send)和CTS(Clear to Send)信号的作用
-
RTS(Request to Send):这是发送设备的输出信号,用于向接收设备表示自己准备好发送数据。如果发送设备有数据准备好发送,它会将RTS引脚拉低(低电平表示请求发送)。这告诉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准备好发送数据。
-
CTS(Clear to Send):这是接收设备的输入信号,用于告诉发送设备是否可以继续发送数据。接收设备通过CTS引脚向发送设备发出允许发送的信号。如果接收设备准备好接收数据,它会将CTS引脚拉低(低电平表示接收设备准备好接收数据)。
2. 硬件流控制的工作原理
-
发送设备(发送方向):当发送设备有数据需要发送时,它会将RTS信号拉低,表示请求发送数据。发送设备会等待接收设备的CTS信号。如果CTS引脚为低电平(表示接收设备准备好接收数据),发送设备会开始发送数据。
-
接收设备(接收方向):接收设备会根据自身的缓冲区状态来控制CTS信号。如果接收设备的缓冲区还有空间可以接收数据,它会将CTS引脚拉低,允许发送设备继续发送数据。如果接收设备的缓冲区已满或无法处理更多数据,CTS会被拉高,通知发送设备暂停数据发送。
3. 硬件连接
- RTS输出连接到CTS输入:这表示发送设备通过RTS信号请求发送数据,而接收设备通过CTS信号决定是否允许发送设备继续发送数据。
4. 信号的激活状态
- RTS信号低电平激活:发送设备拉低RTS信号表示它准备好发送数据。
- CTS信号低电平激活:接收设备拉低CTS信号表示它准备好接收数据,允许发送设备继续发送。
5. 流控制的流程
- 发送设备:等待接收设备的CTS信号为低电平。
- 接收设备:根据自己的接收缓冲区状态决定是否拉低CTS信号。
- 发送设备:在CTS信号为低时开始发送数据。如果CTS信号为高,发送设备暂停发送数据,直到CTS信号变为低。
6.硬件流控制的优点
- 避免数据丢失:通过控制发送方的发送时机,硬件流控制有效地避免了由于接收方缓冲区已满而导致的数据丢失。
- 减少软件负担:硬件流控制通过信号线直接控制数据传输节奏,而不依赖于软件管理,大大减少了系统负担。
- 提高数据传输稳定性:硬件流控制确保了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同步性,提升了通信的稳定性。
7.硬件流控制 vs 软件流控制
除了硬件流控制,UART还可以使用软件流控制(例如XON/XOFF)来管理数据流。软件流控制依赖于特定的控制字符来通知暂停和继续数据传输,而硬件流控制则通过物理信号直接控制。硬件流控制通常更快、更可靠,特别适用于实时性要求高的系统。
886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