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信息处理】Web数据获取-ws01课-Python基础及异步编程

这篇内容介绍了Python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如列表和字典,流程控制如多分支结构和循环,以及语句块定义。此外,还详细讲解了装饰器的使用,它是Python中一种强大的语法糖,用于在不改变原有函数代码的情况下增加功能。最后提到了海象操作符,这是一种简洁的赋值表达式运算符。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Python基础及异步编程

学编程语言我们在学什么?
1、基本数据类型 重复
2、流程控制语句 顺序
3、语句块定义方法 计算
4、语法糖(trick)灵活
5、库函数 干活

1、基本数据类型

列表类型

由0个或多个数据组成的有序序列

  • 列表使用[ ]表示,采用逗号(,)分隔各元素
    [‘F’,‘f’]表示两个元素’F’和’f’
  • 使用保留字 in 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在列表中
    TempStr[-1] in [‘C’,‘c’]判断前者是否与列表中某个元素相同

字典类型定义

理解“映射”

映射是一种**键(索引)和值(数据)**的对应

内部颜色:蓝色
外部颜色:红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字典类型定义和使用
>>> d = {"中国":"北京", "美国":"华盛顿", "法国":"巴黎"}
>>> d
{'中国': '北京', '美国': '华盛顿', '法国': '巴黎'}
>>> d["中国"] '北京'
>>> de = {} ;
#type(x)返回变量x的累。0
type(de)
<class 'dict'>

2、流程控制语句

多分支结构

if <条件1> : 
	<语句块1>
elif <条件2> : 
	<语句块2>
……
else :
	<语句块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遍历循环

遍历某个结构形成的循环运行方式

for <循环变量> in <遍历结构> : 
	<语句块>
  • 从遍历结构中逐一提取元素,放在循环变量中

无限循环

由条件控制的循环运行方式

while <条件> : 
	<语句块> 
  • 反复执行语句块,直到条件不满足时结束
循环控制保留字

break 和 continue

  • break跳出并结束当前整个循环,执行循环后的语句
  • continue结束当次循环,继续执行后续次数循环
  • break和continue可以与for和while循环搭配使用

3、语句块定义方法

#TempConvert.py
TempStr = input("请输入带有符号的温度值: ")
if TempStr[-1] in ['F', 'f']:
	C = (eval(TempStr[0:-1]) - 32)/1.8
	print("转换后的温度是{:.2f}C".format(C))
elif TempStr[-1] in ['C', 'c']:
	F = 1.8*eval(TempStr[0:-1]) + 32
	print("转换后的温度是{:.2f}F".format(F))
else:
	print("输入格式错误")

代码高亮:编程的色彩辅助体系,不是语法要求

#TempConvert.py
TempStr = input("请输入带有符号的温度值: ")
if TempStr[-1] in ['F', 'f']:
	C = (eval(TempStr[0:-1]) - 32)/1.8
	print("转换后的温度是{:.2f}C".format(C))
elif TempStr[-1] in ['C', 'c']:
	F = 1.8*eval(TempStr[0:-1]) + 32
	print("转换后的温度是{:.2f}F".format(F))
else:
	print("输入格式错误")

缩进:一行代码开始前的空白区域,表达程序的格式框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缩进

缩进表达程序的格式框架

  • 严格明确:缩进是语法的一部分,缩进不正确程序运行错误
  • 所属关系:表达代码间包含和层次关系的唯一手段
  • 长度一致:程序内一致即可,一般用4个空格或1个TAB
函数的定义

函数是一段代码的表示

  • 函数是一段具有特定功能的、可重用的语句组
  • 函数是一种功能的抽象,一般函数表达特定功能
  • 两个作用:降低编程难度 和 代码复用

函数的定义
函数是一段代码的表示

def <函数名>(<参数(0个或多个)>) : 
	<函数体>
	return <返回值>

计算 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释
不被程序执行的辅助性说明信息

  • 单行注释:以#开头,其后内容为注释
# 这里是单行注释
  • 多行注释:以’’'开头和结尾
''' 这是多行注释第一行
	这是多行注释第二行'''

4、语法糖

装饰器

装饰器

现在,假设我们要增强now()函数的功能,比如,在函数调用前后自动打印日志,但又不希望修改now()函数的定义,这种在代码运行期间动态增加功能的方式,称之为“装饰器”(Decorator)。

本质上,decorator就是一个返回函数的高阶函数。所以,我们要定义一个能打印日志的decorator,可以定义如下:

def log(func):
    def wrapper(*args, **kw):
        print('call %s():' % func.__name__)
        return func(*args, **kw)
    return wrapper

观察上面的log,因为它是一个decorator,所以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并返回一个函数。我们要借助Python的@语法,把decorator置于函数的定义处:

@log
def now():
    print('2015-3-25')

调用now()函数,不仅会运行now()函数本身,还会在运行now()函数前打印一行日志:

>>> now()
call now():
2015-3-25

把@log放到now()函数的定义处,相当于执行了语句:

now = log(now)

由于log()是一个decorator,返回一个函数,所以,原来的now()函数仍然存在,只是现在同名的now变量指向了新的函数,于是调用now()将执行新函数,即在log()函数中返回的wrapper()函数

wrapper()函数的参数定义是(*args, **kw),因此,wrapper()函数可以接受任意参数的调用。在wrapper()函数内,首先打印日志,再紧接着调用原始函数。

如果decorator本身需要传入参数,那就需要编写一个返回decorator的高阶函数,写出来会更复杂。比如,要自定义log的文本:

def log(text):
    def decorator(func):
        def wrapper(*args, **kw):
            print('%s %s():' % (text, func.__name__))
            return func(*args, **kw)
        return wrapper
    return decorator

这个3层嵌套的decorator用法如下:

@log('execute')
def now():
    print('2015-3-25')

执行结果如下:

>>> now()
execute now():
2015-3-25

和两层嵌套的decorator相比,3层嵌套的效果是这样的:

>>> now = log('execute')(now)

我们来剖析上面的语句,首先执行log(‘execute’),返回的是decorator函数再调用返回的函数参数是now函数返回值最终是wrapper函数

以上两种decorator的定义都没有问题,但还差最后一步。因为我们讲了函数也是对象,它有__name__等属性,但你去看经过decorator装饰之后的函数,它们的__name__已经从原来的’now’变成了’wrapper’:

>>> now.__name__
'wrapper'

因为返回的那个wrapper()函数名字就是’wrapper’,所以,需要把原始函数的__name__等属性复制wrapper()函数中,否则,有些依赖函数签名的代码执行就会出错。

不需要编写wrapper.__name__ = func.__name__这样的代码,Python内置的functools.wraps就是干这个事的,所以,一个完整的decorator的写法如下:

一个完整的decorator的写法
import functools

def log(func):
    @functools.wraps(func)
    def wrapper(*args, **kw):
        print('call %s():' % func.__name__)
        return func(*args, **kw)
    return wrapper

或者针对带参数的decorator:

import functools

def log(text):
    def decorator(func):
        @functools.wraps(func)
        def wrapper(*args, **kw):
            print('%s %s():' % (text, func.__name__))
            return func(*args, **kw)
        return wrapper
    return decorator

import functools是导入functools模块。模块的概念稍候讲解。现在,只需记住在定义wrapper()的前面加上@functools.wraps(func)即可。

海象操作符(也称为赋值表达式运算符(:))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