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概述: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 典型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是目前业内使用非常广泛的IGP协议之一。
• 版本:IPv4-OSPFv2(RFC 2328);IPv6-OSPFv3(RFC 2740)。
• 交互LS(Link State,链路状态)信息,而不是直接交互路由。
• 使用组播(224.0.0.5 和 224.0.0.6)。
• 收敛较快。
• 以接口开销作为度量值。
• 采用的SPF算法可以有效的避免环路。
• 触发式更新(以较低的频率(每30分钟)发送定期更新,被称为链路状态泛洪)
• 不支持自动汇总,支持手动汇总。
• 多区域的设计使得OSPF能够支持更大规模的网络。
应用场景:
OSPF区域概述:
区域类型:
OSPF的路由器类型:
OSPF核心工作流程:
1. 发现并建立邻居
2. 邻居之间交互链路状态信息并同步LSDB(链路状态数据库、地图)
3. 使用SPF算法计算到每个目标网络的最短距离
4. 生成路由表项加载路由表中
OSPF三张表:
Router ID:
• 运行OSPF协议前,必须选取一个RID
• 用来唯一标识一台OSPF路由器
• RID可以手动配置,也可以自动生成,选取规则如下:
PS:在OSPF网络设计和实施中,考虑的第一点就是Router ID的选择。
OSPF数据包结构和类型:
• OSPF直接运行于IP协议之上,使用IP协议号89
OSPF状态机制:
OSPF工作流程(数据包和状态切换过程):
OSPF邻居建立条件:
OSPF网络类型:
一种接口变量,这个变量将影响OSPF在接口上的操作,如:发送报文
的方式,是否选举DR、BDR等。
DR和BDR:
在MA(BMA和NBMA)网络类型,为了减少邻接关系的数量,从而减少数据包交
换次数,最终节省带宽,降低对路由器处理能力的压力,选举DR和BDR。
OSPF度量值:Cost=开销
• 在每一个运行OSPF的接口上,都维护着一个接口Cost
• Cost = 10^8/BW(bps)= 100Mbps/BW = 接口带宽参考值/接口带宽
• 到一个目标网络的度量值 =
○ 从源到目标所有出站接口的Cost值累加(数据方向)
○ 从源到本路由器沿途所有入站接口的Cost值累加(路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