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namenode启动过程

本文详细介绍了Hadoop的启动过程,包括格式化空间、启动NameNode和DataNode节点的步骤,以及安全模式的管理和操作。深入探讨了fsimage和edits文件的作用,解释了Hadoop文件系统的元数据如何被加载和更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格式化空间(第一次启动的操作):

命令:bin/hadoop -format  //用于格式化HDFS,如果不是首次格式化,需要删除下面配置的tmp目录后再进行
core-site.xml的配置:    //配置了hadoop的temp
  <property>    <name>hadoop.tmp.dir</name>    <value>/usr/local/hadoop/data/tmp</value>    </property>

    * 格式化后就生成fsimage,fsimage文件其实是Hadoop文件系统元数据的一个永久性的检查点,其中包含Hadoop文件系统中的所有目录和文件idnode的序列化信息;

    * 而edits文件存放的是Hadoop文件系统的所有更新操作的路径,文件系统客户端执行的所以写操作首先会被记录到edits文件中。

    * fsimage和edits的具体路径是:/usr/local/hadoop/data/tmp/dfs/name/current  (当然,下面这张图并不是第一次格式化生成的)

  2.开启namenode节点:首先将fsimage文件的内容加载到内存中,再执行edits的操作。

  3.安全模式状态:namenode启动后,会进入safemode状态,等校验datanode的block(块)达到阈值的时候才会关闭。安全模式下只能进行查看操作,不能改变命名空间。

            (手动进入和离开的方式:bin/hdfs dfsadmin -safremode enter/leave

                  通常会采用:bin/hdfs dfsadmin -safremode get  查看当前是否处于安全模式,然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4.开启datanode节点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inv758241/p/6733330.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