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定义几个变量或字符串时如:
1.student = struct('name',{'Annie'},'scores',{70,89,100,45})定义构架函数
2.A = {[1,4,3;0,5,8;7,2,9]} %定义元胞数组
3.prompt = {'Enter matrix size:','Enter colormap name:'};
title = 'Input for peaks function';
lines = 1;
def = {'20','hsv'};
answer = inputdlg(prompt,title,lines,def);%定义输入信息对话框
2.定义某一图形或其他对象属性时:(%统计图形,分位点)
clf;
v = 4;
p = 0.95;
q = chi2inv(p,v);
x = 0:0.1:15;
kf_4 = chi2pdf(x,v);
plot(x,kf_4,'b'),hold on
xxf = 0:0.1:q;
yyf = chi2pdf(xxf,v);
fill([xxf,q],[yyf,0],'g')
text(q*1.01,0.01,num2str(q))
text(10,0.16,['/fontsize{16} x~{/chi}^2' '(4)'])
text(1.5,0.08,'/fontname{隶书}/fontsize{22}置信水平 0.95')
text(12,0.008,'/downarrow','fontsize',22)
text(11,0.03,'/fontname{隶书}/fontsize{22}拒绝域')
3. cell变量里面cell的标号
比如 a = cell(m, n) ;
a{1} = a(1,1); a{2} = a(2,1); ......a{m} = a{m,1}; a{m+1} = a(1,2), a{m+2} = a(2,2), a{m*n} =a(m,n);
Matlab里面元包(Cell)的概念,其元包就是一个类似矩阵的东西,但是它的特点就是矩阵的每一项可以放任何的元素,比如:
>> MyCell
MyCell =
Columns 1 through 2
[16x16 double] 'i am a string'
Column 3
[1x1 struct]
MyCell的第一项是一个16x16的矩阵,第二项是一个字符串,第三项是个结构体。
Cell的使用其实也很简单,和矩阵的用法备尝的类似,不同的矩阵采用()作为访问的表示,如a(1)=10;但是元包是采用花括号的,如MyCell{1}=zeros(16,16),当然元包也可以有矩阵的形式MyCell{i,j}(其实元包也可以可用MyCell(i,j),但是从字面上看不出和一般的矩阵有任何的区别,我个人还是建议使用花括号)。
再回到开头的问题,那么就用一个1 x N的元包组来记录这些数据,每个元包就放置一个矩阵即可。
首先要要创建一个元包用来存放数据,这里有两种方法
(1) DataCell = Cell(1,N);
(2) DataCell{N} = [];
这两种方法的效果是一样产生了一个1 X N的元包,没有元素都是空的。
使用的时候也很简单 DataCell{1} = DataArray。其中DataArray就是要存储的某一行数据。
要访问某行数据也很简单 DataCell{2}(7) 就是表示第2个元包的数组的第7个元素。
此外元包还有自己的可视化工具,celldisp()和cellplot()分别用作显示元包的内容和画出元包。
celldisp(str_dynamic),
str_dynamic{:}
本文介绍了MATLAB中大括号用于创建元胞数组和结构体的情况,包括定义变量、图形属性和cell变量操作。元胞数组允许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如矩阵、字符串和结构体。通过示例展示了如何创建、访问和使用元胞数组,以及相关的可视化工具celldisp和cellplot。
2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