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的应用场景你知道几个?

本文深入解析5G技术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增强移动宽带(eMBB)、高可靠低时延连接(uRLLC)和海量物联(mMTC),探讨5G组网的独立组网(SA)和非独立组网(NSA)方式,以及关键的无线接入技术如大规模天线(Massive MIMO)、超密集组网和高频通信。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5G的应用场景你知道几个?  

https://www.sohu.com/a/244556842_690942

2018-08-01 09:06

5G将至,各大通信会议热点不断,专家大佬高谈阔论不停,终端厂家纷纷宣称技术领先,但当5G真正到来的时候,它又将如何影响我们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呢?作为一个通信从业者,有哪些5G小知识是你所不能忽略的呢?

1

“互联网思维”:首次面向用户和场景定义

5G的三大应用场景

(1)首先是eMBB,直译为“增强移动宽带”,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应用场景,集中表现为超高的传输数据速率,广覆盖下的移动性保证等。

未来几年,用户数据流量将持续呈现爆发式增长(年均增长率47%),而业务形态也以视频为主(78%),在5G的支持下,用户可以轻松享受在线2k/4k视频以及VR/AR视频,用户体验速率可提升至1Gbps(4G最高实现10Mbps),峰值速度甚至达到10Gbps。

(2)其次是uRLLC,直译为“高可靠低时延连接”。在此场景下,连接时延要达到1ms级别,而且要支持高速移动(500KM/H)情况下的高可靠性(99.999%)连接。

这一场景更多面向车联网、工业控制、远程医疗等特殊应用,其中车联网市场潜力巨大,5G时代这块蛋糕将达到6000亿美元,而通信模块在其中占比超过10%,这些应用的安全性要求极高。

(3)最后是mMTC,直译为“海量物联”,5G强大的连接能力可以快速促进各垂直行业(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的深度融合。

万物互联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这一场景下,数据速率较低且时延不敏感,连接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终端成本更低,电池寿命更长且可靠性更高。

2

大家都在纠结的选择

5G组网支持独立组网SA和非独立组网NSA两种部署方式

5G独立组网(SA),采用端到端的5G网络架构,从终端、无线新空口到核心网都采用5G相关标准,支持5G各类接口,实现5G各项功能,提供5G类服务。

5G非独立组网(NSA),是指LTE与5G基于双连接技术进行联合组网的方式,也称LTE与5G之间的紧耦合(Tight-interworking)。LTE系统中采用双连接时,数据在核心网或者PDCP层进行分割后,将用户数据流通过多个基站同时传送给用户。联合组网时,核心网和无线网都存在多种选择。因此,根据所采用的核心网和控制面连接方式的不同,又可细分多类架构,这里不再赘述。

那么问题来了,SA和NSA这两种组网方式分别都有哪些优劣势呢?

首先,5G独立部署方式(SA)是5G的最终目标部署方案它需要新建5G基站和5G核心网,5G和4G之间采用互操作方式。同时,由于5G终端无需同时接入4G网络,终端相对成本较低,射频功耗方面相比NSA方式亦有节能优势。

相对的,4G/5G融合部署方式(NSA)是5G的过渡方案,运营商需要新建5G基站,同时通过4G基站接入4G核心网或接入5G核心网,5G和4G无需互操作,可同时在4G和5G网络发起业务。

这一模式下,5G终端需支持4G/5G双链接,可能导致射频成本高、功耗高。相应的,运营商可利用现有4G网络快速部署5G,抢占覆盖和热点,但由于4G和5G设备必须同厂家,没有商务谈判空间,可能会导致新设备采购成本偏高。但目前,NSA的组网方式门槛更低,部署更快,易于快速实施。

3

要想5G玩的转,关键技术不能乱

无线接入关键技术

(1)提升传输能力的关键——大规模天线(MassiveMIMO):

这一技术通过智能使用多根天线(设备端或基站端),发射或接受更多的信号空间流,能显著提高信道容量;而通过智能波束成型,将射频的能量集中在一个方向上,可以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理论上5G NR可以在基站端使用最多256根天线,而通过天线的二维排布,可以实现3D波束成型,从而提高信道容量和覆盖。

(2)好钢用在刀刃上——重点区域超密集组网:

随着数据流量的不断增长,而数据业务又主要分布在室内或热点区域,这就需要通过超密集组网来提升空间复用度,从而满足未来5G的流量需求。

据预测,在未来宏基站覆盖的区域中,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的小功率基站的部署密度将达到现有站点密度的10倍以上。超密集部署场景下,由于各个发射节点间距离较小,网络间的干扰将不可避免,主要类型有:同频干扰,共享频谱资源干扰,不同覆盖层次间的干扰,邻区终端干扰等。在现实场景下,如何有效进行节点协作、干扰消除、干扰协调成为重点解决的问题。

(3)高度决定视野——高频通信:

5G 技术正首次将频率大于 24 GHz 以上频段(通常称为毫米波)应用于移动宽带通信。大量可用的高频段频谱可提供极致数据传输速度和容量,这将重塑移动体验。

内容小结

一、5G三大应用场景

eMBB 增强移动宽带

uRLLC 高可靠低时延连接

mMTC 海量物联

二、5G组网支持两种部署方式

独立组网 SA

非独立组网 NSA

三、5G无线接入关键技术

高频通信

大规模天线 (Massive MIMO)

重点区域超密集组网

### 5G相比4G的性能提升 5G网络在多个关键性能指标上相较于4G有了显著的提升,这些提升不仅体现在速度上,还包括连接密度、时延、移动性支持以及频谱效率等方面。 - **峰值速率**方面,5G的目标是达到20Gbps,这比4G的1Gbps提升了大约20倍[^1]。 - 在**用户体验速率**上,5G预计可以提供0.1到1Gbps的速度,而4G则是10Mbps,这意味着即使在最保守的情况下,5G也至少快了10倍[^1]。 - **流量密度**即单位面积内能够处理的数据量,5G设计为10Tbps每平方公里,远超4G的0.1Tbps每平方公里[^1]。 - **连接密度**指的是网络可以支持的同时连接设备数量。5G支持的设备数量达到了每平方公里100万个,是4G(10万个)的十倍。 - **时延**即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对于实时应用至关重要。5G将这一指标降低到了1毫秒,而4G则为10毫秒,这样的改进对于自动驾驶等需要即时响应的应用非常关键。 - **移动性能效**率方面,5G网络侧的能效相比4G提高了100倍。 - **频谱效率**是指单位带宽内的数据传输效率,5G相比4G有3倍的提升,在某些场合甚至可以达到5倍。 此外,5G还引入了高频段通信,这有助于缓解低频资源紧张的问题,并且由于高频段较少被使用,因此可以提供更宽广的数据传输“道路”,从而提高带宽速率。然而,高频段信号传播距离较短,穿透能力弱,这也对5G基站部署提出了新的挑战[^2]。 这些性能上的改进使得5G不仅适合于传统的移动宽带业务,还能支持新兴的物联网服务、工业自动化、远程医疗和虚拟现实等多种应用场景。 ```python # 示例代码:展示如何计算理论最大下载速度 def calculate_max_download_speed(peak_rate_gbps, file_size_gb): # 将文件大小转换为比特 file_size_bits = file_size_gb * 8 * 10**9 # 1GB = 8*10^9 bits # 计算下载时间(秒) download_time_seconds = file_size_bits / (peak_rate_gbps * 10**9) # 转换为bps return download_time_seconds # 假设一个1GB大小的文件 file_size_gb = 1 # 5G峰值速率 peak_rate_5g_gbps = 20 # Gbps # 4G峰值速率 peak_rate_4g_gbps = 1 # Gbps # 计算并打印5G和4G下载该文件所需的时间 print(f"5G下载{file_size_gb}GB文件所需时间: {calculate_max_download_speed(peak_rate_5g_gbps, file_size_gb):.2f}秒") print(f"4G下载{file_size_gb}GB文件所需时间: {calculate_max_download_speed(peak_rate_4g_gbps, file_size_gb):.2f}秒") ``` 通过上述示例代码,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5G与4G之间在实际应用中的速度差异。例如,一个1GB大小的文件,在5G网络下理论上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下载,而在4G网络下则需要更长时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