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场通信技术概述
近场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指一种使用非接触式射频识别技术(RFID),结合无线传输技术实现信息传递等应用的技术。该技术今年来已被广泛应用在手机、门禁、校园卡以及公交卡等场合。相信不少人都曾经接触过NFC技术,并且能感知到它使用起来很方便,只需要轻轻靠近就能完成数据交换工作。本文中,将对NFC技术、蓝牙、WLAN三种技术进行横向对比。
NFC
NFC,全称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是一种基于RFID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该技术今年来已被广泛应用在手机、门禁、校园卡以及公交卡等场合。
近场通信与RFID一样,近场通信信息也是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近场通信的传输范围比RFID小,RFID的传输范围可以达到0~1m,但由于近场通信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近场通信具有成本低、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
近场通信技术的主要特征如下:
(1)用于近距离(10cm以内)安全通信。
(2)射频频率:13.56MHz。
(3)射频兼容:ISO 14443,ISO 15693,Felica标准。
(4)数据传输速度:106kbit/s,212 kbit/s,424kbit/s。
以上引用自近场通信_百度百科,有删改。
由此可以得知,NFC的特点是低传输速率,极低功率,有效范围小,可以提高通信安全性,避免被窃听。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