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表与C语言实现
1. 线性表的概念
线性表是一种数据结构,它是由n个数据元素构成的有限序列。线性表的特点是:表中的元素有序排列,并且每个元素都有唯一的前驱和后继(首元素除外,没有前驱;尾元素除外,没有后继)。
线性表的常见实现方式有两种:
- 顺序存储结构:即使用数组来存储数据。
- 链式存储结构:即使用链表来存储数据。
2.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无论使用哪种存储方式,线性表的基本操作一般包括:
- 插入元素
- 删除元素
- 查找元素
- 获取元素
- 遍历线性表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C语言来实现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
3. 顺序表的实现
3.1 顺序表的定义
顺序表是将线性表中的元素按顺序存储在一段连续的存储空间中。在C语言中,通常用数组来实现顺序表。
#include <stdio.h>
#define MAX_SIZE 100 // 定义顺序表的最大容量
typedef struct {
int data[MAX_SIZE]; // 存放顺序表元素的数组
int length; // 顺序表的长度
} SeqList;
3.2 顺序表的插入操作
在顺序表的第pos
位置插入元素e
,首先要判断表是否已满,然后判断插入位置是否合法,最后从插入位置开始将后面的元素依次后移,空出位置插入新元素。
int insert(SeqList *list, int pos, int e) {
if (list->length >= MAX_SIZE) {
printf("顺序表已满,无法插入元素\n");
return -1;
}
if (pos < 1 || pos > list->length + 1) {
printf("插入位置不合法\n");
return -1;
}
for (int i = list->length; i >= pos; i--) {
list->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