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单的文本通信
用两个串口,将它们的TXD,RXD交叉连接,实现数据的互传。
连接效果如下:
接着打开两个串口助手,分别选择不同的串口,尝试通信
通信成功。
二、大文件传输
准备一张图片
默认速度传输:115200波特率
打开串口调试,选择文件
点击发送
传输效果如下:
点击保存数据
保存成功
找到接收的图片,将后缀改成jpg就可得到原图
变速传输
将波特率由115200改为230400。
可以看到这是之前115200的速度
这是230400的传输速度
明显快了很多。
再将波特率调为9600
传输速度又变慢了,但是波特率不是数据传输速率,数据传输速率是比特率。
解析:波特率指单片机或计算机在串口通信时的速率。指的是信号被调制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即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如每秒钟传送240个字符,而每个字符格式包含10位(1个起始位,1个停止位,8个数据位),这时的波特率为240Bd,比特率为10位*240个/秒=2400bps。又比如每秒钟传送240个二进制位,这时的波特率为240Bd,比特率也是240bps。(但是一般调制速率大于波特率,比如曼彻斯特编码)。波特率,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一个设备在一秒钟内发送(或接收)了多少码元的数据。它是对符号传输速率的一种度量,1波特即指每秒传输1个码元符号(通过不同的调制方式,可以在一个码元符号上负载多个bit位信息),1比特每秒是指每秒传输1比特(bit)。
单位“波特”本身就已经是代表每秒的调制数,以“波特每秒”(Baud
per
second)为单位是一种常见的错误。波特率有时候会同比特率混淆,实际上后者是对信息传输速率(传信率)的度量。波特率可以被理解为单位时间内传输码元符号的个数(传符号率),通过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在一个码元上负载多个比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