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考试重点详解!(基础知识篇)

本文详细阐述了健康管理的基础知识,包括健康管理的概念、特点、宗旨和目标,强调健康管理的标准化、个体化和系统化。文章介绍了健康定义的发展,强调了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此外,还讲解了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如健康状况检测、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以及服务流程,如健康评估、个人健康管理咨询和后续服务。同时,文章涵盖了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等策略,旨在通过评估和控制健康风险,维护和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第一部分 健康管理基础知识

一、健康管理概论

1、健康管理的概念:以现代健康概念和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为指导,运用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连续的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人人健康为目标的新型医学服务过程。

2、健康管理特点:标准化、足量化、个体化和系统化。

3、健康管理的宗旨: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其主体是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客体是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健康管理服务的两大支撑点是信息技术和金融保险。公众理念是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

4、健康管理目标和任务:

1)完善健康和福利。

2)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3)预防高危人群患病。

4)易化疾病早期诊断。

5)增加临床效用效益。

6)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

7)消除和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8)对疾病结局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5、健康的定义

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宪章首次提出三维健康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1978 年世界卫生组织《阿拉木图宣言》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的完好状态;《渥太华宪章》提出:良好的健康是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的重要资源;1984 年《保健大宪章》提出:健康不仅仅是疾病或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1989 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是生理、心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