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开机自动挂载Windows分区的两种方法

本文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中实现Windows分区自动挂载的两种方法:通过fstab文件和通过开机执行脚本。详细步骤包括创建挂载目录、修改fstab文件以及在rc.local文件中添加挂载命令。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使用Linux的朋友肯定都不会对本文所谈的内容陌生,在Linux系统里,通常不会开机自动挂载Windows文件系统下的分区。Ubuntu系统下要点击Windows分区才会挂载,Fedora下则甚至要输入root密码才能打开。

我总结了两种方法实现Windows分区的自动挂载。

第一种,通过fstab文件:

首先要了解Windows分区的设备代号。现在的电脑硬盘一般是SCSI硬盘,这里假设Windows安装在C盘,接着C盘是D、E盘,C为主分区,D、E为逻辑分区,那么Windows文件系统里的C盘在Linux下的设备文件为/dev/sda1,D盘为/dev/sda5,E盘为dev/sda6。我们将它们分别自动挂载至/media/C、/media/D、/media/E目录下。

具体情况因人而异,推荐大家先行手动挂载各个分区,然后执行指令

  df -h

  /dev/sda5        50G   41G  9.2G   82% /media/207AF9CE7AF9A0A8
      /dev/sda6        37G   29G  7.1G   81% /media/A0C451ABC4518506
      /dev/sda7        45G   20G   26G   44% /media/C0FC8633FC8623AE
      /dev/sda8        53G   34G   19G   65% /media/8A988E61988E4C1F
      /dev/sda2        22G   17G  5.3G   76% /media/本地磁盘
      可以显示windows下盘片相对应的设备文件号(类似/dev/sda5 /dev/sda6)如此更加保险,不用担心挂错盘引起的问题。通过查看各个盘内文件,笔者的情况是:

本地磁盘              H盘            /dev/sda2

   53G 盘              F盘            /dev/sda8

   45G盘               E盘            /dev/sda7

确实够乱的,笔者想开机挂载上述3个盘片,于是找到这些盘对应的文件号,便于后述操作。                     


创建挂载目录:

sudo mkdir /media/ E
sudo mkdir /media/F
sudo mkdir /media/H

接下来修改/etc/fstab文件,在修改之前,备份文件是个很好的习惯,于是现备份:

sudo cp /etc/fstab /etc/fstab.bak

完成之后参看是否备份成功,一般而言,是不会出问题的。接下来用vim 打开/etc/fstab文件,指令:

sudo vim /etc/fstab

形如:

fstab

在其最后面追加形如下面的同内容:

/dev/sda7         /media/E       ntfs       defaults     0        1
/dev/sda8         /media/F       ntfs       defaults     0        1
/dev/sda2         /media/H       ntfs       defaults    0         1

其中第一部分如/dev/sda7即为设备,也就是Windows分区,第二部分为挂载点,第三部分是Windows分区的文件系统格式,如果是Fat文件系统,这里需要改为vfat,第四部分是一些参数,defaults包括auto等(auto即表示自动挂载),第五部分表示备份,第六部分表示执行fsck即硬盘检查。

保存该文件,执行:

mount -a

看是否写错,注意,如果写错,将导致系统无法开机!然后保存重启机器就会自动挂载了。

.

第二种,通过开机执行脚本:

/etc目录下有系列开机自动执行的脚本,那么只要往其里面加入挂载命令也可实现自动挂载,Ubuntu下亲测有效。

首先还是创建/media下的对应的目录,然后用vi或者Gedit 打开/etc/rc.local文件,在其后面(Ubuntu下有一句exit 0,需要添加在这一句前面)添加下述内容(去掉行号):

mount -t ntfs /dev/sda7 /media/E
mount -t ntfs /dev/sda8 /media/F
mount -t ntfs /dev/sda2 /media/H

再保存文件,重启机器的时候也能实现自动挂载。


<think>嗯,用户想知道在CentOS Linux中设置开机自动挂载NAS容量型存储的配置教程,特别是fstab的示例。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Linux自动挂载的机制。记得/etc/fstab文件是用来定义磁盘分区和存储设备挂载信息的,系统启动时会读取这个文件自动挂载。那对于NAS存储,通常有两种协议,NFS和SMB/CIFS,用户提到的是容量型存储,可能更常用的是NFS,但也要考虑用户可能使用SMB的情况。 接下来,用户的环境是CentOS,所以需要确认相关的软件包是否安装。比如,对于NFS挂载,需要安装nfs-utils;对于SMB/CIFS,可能需要cifs-utils。这部分应该在教程里提到,避免用户因为缺少软件包而挂载失败。 然后,创建挂载点目录,比如/mnt/nas,需要确保目录存在,并且权限正确。可能还需要提醒用户如果目录不存在的话用mkdir创建。 接着是编辑/etc/fstab文件,这里要注意语法正确,比如NAS的IP地址、共享路径、挂载点、文件系统类型以及选项。对于NFS的例子,可能像“NAS_IP:/shared/path /mnt/nas nfs defaults 0 0”,而SMB/CIFS的话可能需要用户名和密码,这时候可能需要使用credentials文件来保存凭证,避免在fstab中明文显示密码,这样更安全。 然后,用户可能会在添加完配置后需要测试,使用mount -a命令来检查是否有错误。如果有错误,系统可能无法正常启动,所以这一步很重要。需要提醒用户务必测试,并检查日志,比如journalctl -xe。 还有卸载的步骤,虽然用户可能暂时不需要,但最好也提一下,比如umount命令。另外,注意事项部分,比如网络稳定性、权限问题、使用安全协议等,这些都需要包含进去,帮助用户避免常见问题。 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中已经有一些示例,比如NFS和SMB的fstab条目,需要结合CentOS的具体情况调整。比如,CentOS可能默认安装了nfs-utils,但cifs-utils可能需要手动安装。另外,对于SMB的credentials文件,可能需要详细说明如何创建和设置权限,确保安全性。 最后,生成的相关问题要考虑用户可能进一步的需求,比如如何验证挂载是否成功,如何设置开机自动执行脚本,或者不同协议的区别。这些问题能帮助用户深入理解并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think>### CentOS Linux 开机自动挂载 NAS 容量型存储配置教程 #### 步骤 1:安装必要工具 - **NFS协议**:需安装 `nfs-utils` ```bash sudo yum install nfs-utils -y ``` - **SMB/CIFS协议**:需安装 `cifs-utils` ```bash sudo yum install cifs-utils -y ``` #### 步骤 2:创建挂载点目录 ```bash sudo mkdir -p /mnt/nas ``` #### 步骤 3:编辑 `/etc/fstab` 配置文件 根据协议类型选择以下示例: 1. **NFS协议示例** ```bash echo '192.168.1.100:/volume1/storage /mnt/nas nfs defaults 0 0' | sudo tee -a /etc/fstab ``` - `192.168.1.100`:NAS服务器IP - `/volume1/storage`:NAS共享路径 - `/mnt/nas`:本地挂载目录 2. **SMB/CIFS协议示例**(需保存凭证到文件) ```bash echo '//192.168.1.100/storage /mnt/nas cifs credentials=/etc/nas_credentials,uid=1000,gid=1000,file_mode=0664,dir_mode=0775 0 0' | sudo tee -a /etc/fstab ``` - 创建凭证文件 `/etc/nas_credentials`(权限设为600): ```bash echo -e "username=nas_user\npassword=nas_pass" | sudo tee /etc/nas_credentials sudo chmod 600 /etc/nas_credentials ``` #### 步骤 4:测试挂载配置 ```bash sudo mount -a ``` - 若报错,使用 `journalctl -xe` 查看日志排查问题[^2]。 #### 步骤 5:验证挂载结果 ```bash df -hT | grep /mnt/nas ``` #### 注意事项 1. **网络稳定性**:确保NAS与CentOS主机网络连通性良好。 2. **权限控制**:SMB/CIFS协议需通过 `uid`/`gid` 匹配本地用户权限。 3. **安全建议**:优先使用NFSv4或加密协议(如NFS over TLS)[^1]。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