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构型模式
2.3 Composite模式
2.3.1 功能
GoF的“高级“、“抽象”描述(不引用这句话吧,觉得他最准确;引用吧,只看这句话绝对是云里雾里,可以先把后面看完了再反回来看这句话):
· 你想表示对象的部分 -整体层次结构
· 你希望用户忽略组合对象与单个对象的不同,用户将统一地使用组合结构中的所有对象。
其实Composite模式是使用递归来构建一颗树,这个树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作为根的抽象类既可以代表叶子节点,又可以代表叶子节点的容器。
Composite其实牺牲了SOLID原则的InterfaceSegregation Principle,进而引起的误操作的可能性(安全性),在这种模式下实现一颗安全的树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换来了对用户的透明性。
2.3.2 类结构图、对象结构图与协作关系
类结构图:
Composite 模式的关键是一个抽象类,它既可以代表叶子节点,又可以代表叶子节点的容器。在上图中这个类就是Component,它声明一些与特定叶子节点相关的操作(Operation()),同时也声明了所有的组合对象共享的一些操作,如Add(),Remove(),GetChild();
Leaf(叶子节点)由于没有子节点,因此不再定义与子类相关的操作。Composite定义了Component对象的集合,Composite的操作Operation是通过调用它的子部件的Operation()来实现。由于Composite与Component的接口是一致的,因此可以递归地组合其他Composite对象.
对象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