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参考网友zjb_integrated的文章《TI Davinci DM6446开发攻略——UBL移植》和《DAVINCI DM365-DM368开发攻略——U-BOOT-2010.12及UBL的移植》,内容有增删,特此声明!另有系列网文《DM365的UBL源码分析》(作者不详)对UBL源码的分析比较透彻,有兴趣的也可以看看。
一、DM6441的Boot过程简介
在搭好 TI Davinci DM6441的开发环境后,今天起进入Linux的移植阶段。UBL的移植,相对于UBOOT移植、KERNEL移植、ROOTFS移植、设备驱动及DSP开发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先从DAVINCI的启动说起,了解UBL在DAVIN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对于固件程序烧写在NAND FLASH 的Davinci dm644x嵌入式系统, 上电启动的过程如下:
RBL(ARM ROM Boot Loader)在芯片出厂的时候就已经烧写到ROM里了,这不需要大家关心。上电后,RBL会自动从EMIFA EM_CS2 memory space (0x0200 0000)执行指令,这个地址就是NAND FLASH 或NOR FLASH的片选起始地址。当你的系统设置为NAND BOOT的时候,UBL(User Boot Loader)是必不可少的,否则RBL不能直接把UBOOT给BOOT起来,因为RBL只支持14K NAND FLASH 的 BOOT程序,而UBOOT编译出来后的bin文件一般都大于80K,特别是版本越高,UBOOT的代码越大,所以这时候就需要写一个UBL。
UBL 从NAND FLASH 读取UBOOT,然后把UBOOT COPY 到 DDR2(RAM)的相关地址上,然后把UBOOT 给BOOT 起来。根据TI DAVIN RBL的规定,不同型号的NAND FLASH,UBL保存的地址是不同的,512字节PAGE 的NAND(即SMALL PAGE),保存的地址是:0x00004000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