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刷新页面时,’{{}}’会闪一下,原因是angularjs还没有加载,
解决办法:
1>ng-bind方法
2>ng-clock方法
3>把引入anuglarjs的script标签放到body标签前面
2.在写controller时,最好不要简写app.controller(“myCtrl”,function( scope)),原因:在代码压缩完后,不知到依赖注入哪一个,最好写成app.controller("myCtrl",[" scope”,function($scope){}])
3.ng-show/ng-hide和ng-if的区别:
ng-if在值为false时,不会创建元素,为true时,才创建元素
ng-show、ng-hide不管是否显示,都会在html中创建
4.ng-options指令
若ng-model不写,ng-options将不会起作用。
如果select标签里面默认值,若不写value,默认的option不会显示。
5.服务提供了一种能在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数据的方法,它能够让多个控制器之间共享数据
创建服务的方法有5种,分别为:value、constant、factory、service、provider
它们之间的区别:
1>value的值可以是string/number/function, 它的值可以被改变
eg:语法: app.constant(‘服务名’, ‘值’);
2>constant是用来定义常量的,其值永不会改变
eg: 语法:app.constant(‘服务名’, ‘值’);
3>factory是个可注入的function(普通的函数),可返回任何东西
eg : 语法:app.factory(“服务名”,function(){
return {}
})
4>.service是个可注入的构造器,经常被用于多个控制器之间数据的共享,service和factory不同之处:不用返回任何东西。
eg: 语法:app.service(“服务名”,function(){
this.name=”“,
this.fn=function(){}
})
5>上面4中方法都是对provider的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