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三国
文章平均质量分 79
daizhj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听易中天品三国,看谋士如何给自己选“老板”
早在“关于三国谋士之IT从业可行性报告”中就曾经说过“郭嘉”是一个很会给自己找老板的谋士。其实在三国中,还有几位很有代表性的谋士,他们给自己找老板的本事也非常强。这里不妨简要介绍一下,希望能给大家在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聊一聊“贾诩”这个在三国早期谋士圈中重量级的人物。 这个被易中天贯以“乱武”(专门捣乱)头衔的人打一出场,就让那些聘用他的老板们又敬又原创 2007-12-03 12:29:00 · 2454 阅读 · 0 评论 -
听易中天品三国---看孔融,杨修之死
本文内容纯属个人观点。 作为少数几个死在曹操手上的文人,孔融的死一直是让人感到困惑的,为什么一个自幼就有让梨的美名,同时又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并且人品俱佳,才华横溢。曹操杀这样的人难道就不怕别人说他“神经错乱”吗? 实际上曹操杀的人基本上都是反对他的人,不幸的是孔融就是这种人。而且孔融是一贯得罪曹操 (总跟老板叫板最终就会挨板 ),但是曹操在这原创 2008-01-28 17:25:00 · 2924 阅读 · 0 评论 -
一个曾经的"愤青梦"--弥衡
注:如果您觉得音乐太吵,可以适当调整一下音量,但不建议关闭.因为只有伴随着这种力量,读本文时才是最出火的! 在易中天品三国第二十八回“借刀杀人”一集中,一个让后世文人不断追捧的狂人形象--“弥衡”闪亮登场。虽然易中天先生只用了20多分钟来讲述弥衡的“光辉”事迹,甚至可以说弥衡的登场一直是伴随着骂声进行的,正所谓“将骂人进行到底!” 也许正是这种“口原创 2007-12-24 17:27:00 · 2056 阅读 · 0 评论 -
听易中天品三国---看“草包”老板之“败家品德”
在之前的一篇《听易中天品三国----有感于曹操的用人之道》中,聊了一下曹操作为一名好老板的用人策略。当然,书中易中天也抬出了一个反面典型,那就是“袁绍”。 不过要说明的就是在那个重视名誉的时代,袁绍的家族名声要好于有“太监”家庭背景的曹操,袁绍家族号称“四世三公”,就是他这个家族有四代人连续地担任了“三公”的职务,而在汉代“三公”这个职务的地位是很高的,仅次于皇原创 2007-12-17 18:28:00 · 1741 阅读 · 0 评论 -
听"易中天品三国"---有感于曹操的用人之道
最近听了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对其中的“海纳百川(说曹操)和天下归心”这两集,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易中天给曹操用人之道的总结是:实事求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来者不拒。在此前提下,曹操妥善地处理了五种关系。 曹操的用人政策一: 名至实归 更重实际 曹操的用人政策二: 德才兼备 唯才是举 曹操的用人政策三: 重用清官 不避原创 2007-11-12 19:30:00 · 3067 阅读 · 0 评论 -
关于“三国众谋士”之IT从业可行性报告
可能最近听易中天的“品三国”听得有些“走火入魔”,再加上本是对三国一直是个“门外汉”,一直以来只知道三国谋士里的诸葛亮,鲁肃,陆逊,庞统。所以才会在听到诸如:郭嘉,陈宫,贾诩(易中天非常欣赏的一位谋士)田丰,荀彧,徐庶,沮授,许攸,张昭等人的“事迹”之后深受感染。才能想应该写点什么以回味一下这些人的“功德”和“品行”。 另外因为这些人都自知非常聪明,而I原创 2007-10-18 10:30:00 · 1045 阅读 ·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