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优化算法L-BFGS及其分布式实现

本文介绍了机器学习优化中的L-BFGS算法,作为拟牛顿法的一种,L-BFGS通过有限记忆来减少内存占用。文章详细讲解了牛顿法、拟牛顿法、DFP算法以及BFGS算法,并对比了BFGS和L-BFGS的区别。重点讨论了L-BFGS的分布式实现,参考了MS Research在NIPS上的文章,提出了利用MapReduce进行并行化计算的思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最近做的科研项目需要用到L-BFGS,这段时间看了不少关于L-BFGS的博客以及论文,在此进行一下小小的总结。

在无约束优化问题中,牛顿法及拟牛顿法是常用的方法,L-BFGS属于拟牛顿法,下面从牛顿法开始说起。

牛顿法,顾名思义,是由伟大的牛顿先生首先提出的(当然有资料显示,在更早前就有人提出相同方法,但可能因为牛顿先生名气过大,冠以他的名字会更火)。我们考虑无约束问题 minf(x)xRn , 牛顿法需要使用Taylor展开,因此我们假设 f(x) 是二阶可微实函数,把 f(x) xk 处Taylor展开并取二阶近似为

f(x)f(xk)+f(xk)T(xxk)+12(xxk)T2f(xk)(xxk)(1)

其中, 2f(x) f(x) xk 处的 Hessen矩阵。我们的目标是求 f(x) 的最小值,而导数为0的点极有可能为极值点,故在此对 f(x) 求导,并令其导数为0,即 f(x)=0 ,可得
f(x)=f(xk)+2f(xk)(xxk)=0(2)

2f(x) 可逆,由(2)可以得到牛顿法的迭代公式
xk+1=xk2f(xk)1f(xk)(3)
d=2f(xk)1f(xk) 被称为牛顿方向,可以证明牛顿法至少是2阶收敛的,在此由于篇(neng)幅(li)所限,就不进行证明了。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我们上面的推导公式,做了很多前提假设,假设了Hessen矩阵 2f(x) 可逆,那么问题来了,如果 f(x) 的Hessen矩阵奇异,或者非奇异但是不正定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使用拟牛顿法了,拟牛顿法,同样可以顾名思义,就是模拟牛顿法,用一个近似于 2f(x)1 的矩阵 Hk+1 来替代 2f(x)1 。公式(2)在 xk+1 附近有,

f(x)=f(xk+1)+2f(xk+1)(xxk+1)
x=xk ,则有
f(xk)=f(xk+1)+2f(xk+1)(xxk+1)
pk=xk+1xk
qk=f(xk+1)f(xk)
代入则有,
pk2f(xk+1)1qk
拟牛顿法用 Hk+1 来替代 2f(x)1 ,即
pk=Hk+1qk(4)
这也被称为拟牛顿条件。在各种拟牛顿法中,一般的构造 Hk+1 的策略是, H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比较Adam和L-BFGS这两种优化算法机器学习中的优势。首先,我得回顾一下这两种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然后分析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 Adam(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是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优化算法,结合了动量法和RMSprop的思想。它通过计算梯度的一阶矩估计和二阶矩估计来调整每个参数的学习率。这种自适应学习率的特性使得Adam在处理稀疏梯度时表现良好,尤其是在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时,能够快速收敛。另外,Adam通常不需要手动调整学习率,这对于超参数调整来说是一个优势。不过,Adam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可能在局部最优点附近震荡,或者在训练后期不如其他方法稳定。 然后是L-BFGS(Limited-memory 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这是一种拟牛顿法,属于二阶优化算法。它通过近似Hessian矩阵的逆来更新参数,因此在理论上收敛速度更快,尤其是当目标函数平滑且参数空间维度不是特别高的时候。L-BFGS在处理小批量数据时表现不佳,因为二阶方法需要更精确的梯度估计,而且计算和存储Hessian矩阵的近似需要较多的内存,这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会成为瓶颈。不过,对于参数较少的模型或者全批量训练的情况,L-BFGS可能更高效。 接下来要考虑应用场景。例如,在深度学习中,Adam因其自适应学习率和处理高维参数空间的能力,成为了默认的优化器之一。而L-BFGS更多用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模型,如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等,尤其是在数据量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另外,当需要高精度的优化结果时,比如在科学计算或工程优化问题中,L-BFGS可能更合适。 还要注意内存和计算资源的限制。L-BFGS需要存储近期的梯度信息来近似Hessian,这在参数数量很大时会占用较多内存。而Adam的内存需求相对较低,适合大规模模型。此外,分布式训练中,Adam更容易并行化,而L-BFGS由于需要更多的同步步骤,可能不太适合分布式环境。 然后需要验证一些信息,比如引用中的内容是否正确。用户提供的引用[1]提到的是关于分布式机器学习的可移植性、扩展性和可靠性,可能与优化算法的比较关系不大,但可能涉及到不同算法分布式环境下的表现。可能需要确认L-BFGS分布式系统中的实现是否有限制,而Adam是否更适合这样的环境。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覆盖两种算法的不同方面,比如性能分析、适用场景、优化方法、内存需求等,帮助用户进一步理解。</think>在机器学习中,Adam和L-BFGS是两种常用的优化算法,其优势和适用场景存在显著差异: ### 1. **Adam的优势** - **自适应学习率**:通过跟踪梯度的一阶矩(均值)和二阶矩(方差),为每个参数动态调整学习率,适用于稀疏梯度场景(如自然语言处理任务)[^1]。 - **鲁棒性**:对超参数(如初始学习率)相对不敏感,减少了手动调参的需求。 - **大规模数据友好**:兼容随机梯度下降(SGD)的小批量训练,适合高维参数和大规模数据集,例如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 - **快速收敛**:在非凸优化问题(如深度学习)中,初期收敛速度通常优于传统方法。 ### 2. **L-BFGS的优势** - **二阶收敛性**:利用Hessian矩阵的近似信息,在平滑的凸函数上收敛速度更快,适合需要高精度解的任务(如逻辑回归的精确优化)。 - **内存效率改进**:通过限制存储的历史梯度步数(如L-BFGS的“有限内存”特性),降低内存占用,但仍需全批量或大批量数据以获得稳定梯度估计。 - **确定性优化**:全批量更新时,结果可复现性更强,适合小型数据集或参数较少的模型。 ### 3. **关键场景对比** | **场景** | **推荐算法** | **原因** | |------------------------|--------------|--------------------------------------------------------------------------| | 深度神经网络训练 | Adam | 自适应学习率适应复杂非凸目标函数,兼容小批量数据 | | 小规模凸优化问题 | L-BFGS | 二阶方法收敛更快,全批量更新稳定性高 | | 分布式/并行训练 | Adam | 需较少通信和同步,而L-BFGS的Hessian近似计算可能增加通信开销 | | 高维参数空间(如CV/NLP)| Adam | 内存效率高,L-BFGS存储历史梯度的开销随参数数量平方增长 | ### 示例代码(全批量L-BFGS vs 小批量Adam) ```python # 使用PyTorch实现L-BFGS(全批量) def train_lbfgs(model, data, epochs): optimizer = torch.optim.LBFGS(model.parameters(), lr=0.1) for _ in range(epochs): def closure(): optimizer.zero_grad() loss = model.calculate_loss(data) loss.backward() return loss optimizer.step(closure) # 使用Adam(小批量) def train_adam(model, dataloader, epochs): optimizer = torch.optim.Adam(model.parameters(), lr=1e-3) for _ in range(epochs): for batch in dataloader: optimizer.zero_grad() loss = model.calculate_loss(batch)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