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程序员-多线程(下)

深入理解Java多线程安全与并发机制

-----------android培训java培训、java学习型技术博客、期待与您交流! ------------

  

一、多线程安全问题:


1、原因:

当程序的多条语句在操作线程共享数据时(如买票例子中的票就是共享资源),由于线程的随机性,导致一个线程对多条语句只执行了一部分,其余的还没执行完,这时另一个线程抢夺到cpu执行权参与进来执行,此时就导致共享数据发生错误。比如买票例子中打印重票和错票的情况。


2、解决方法:

对多条操作共享数据的语句进行同步,只能让一个线程都执行完。在一个线程执行过程中,其他线程不可以参与执行。

 

二、共享资源


1、定义

共享资源一般是以对象形式存在的内存片段,但也可以是文件、输入输出端口,或者是打印机。也称为临界资源。 每次仅允许一个进程访问临界资源。


2、控制

要控制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得先把它包装进一个对象。将类中的数据成员都声明为private的,这样只能通过成员方法来访问这些数据,所以可以把所有要访问这个资源的方法标记为synchronized。这样当某个任务处于一个标记为synchronized方法的调用中,那么在这个线程从这个方法返回之前,其他所有要调用类中任何标记为synchronized方法的线程都会被阻塞。

 

3、注意:

在使用并发时,将域设置为private是非常重要的,否则,synchronized关键字就不能防止其他任务直接访问域,这样就会产生冲突。

 

三、什么是锁?锁的作用是什么?


1、所有对象都自动含有单一的锁(监视器)。


2、锁的作用:

是保证线程同步,解决线程安全问题。


3、原理:

该对象在建立的时候有一个标志位,该位为1就是“锁开”状态;为0就是“锁闭”。当任务在对象上调用其任意synchronized方法时,将标志位置为0,此对象被加锁,这时该对象上的其他synchronized方法只有等到前一个方法调用完毕,并将标志位重新置为1,释放了锁之后才能被调用。
持有锁的线程可以在同步中执行,没有锁的线程即使获得cpu执行权,也进不去。


4、代码示例:

synchronized void f() { /* ... */ }
synchronized void g() { /* ... */ }

如果某个任务对对象调用了f(),对于同一个对象而言,就只能等到f()调用结束并释放了锁之后,其他任务才能调用f()和g()。所以,对于某个特定对象来说,其所有synchronized方法共享同一个锁,这可以被用来防止多个任务同时访问对象内存。


5、经典例子——火车上的卫生间。

 

 


四、什么时候使用同步

 

如果你正在写一个变量,他可能接下来将被另一个线程读取;或者你正在读取一个上一次已经被另一个线程写过的变量,那么你必须使用同步。并且,读写线程都必须用相同的监视器锁同步。

 

五、同步的使用规则:

 

如果在你的类中有超过一个方法在处理关键共享资源,那么你必须同步所有访问关键共享资源的方法,否则未同步的相关方法将会随意地忽略这个对象锁,可以被随意调用,它们就不会正确地工作。

 

六、同步的好处和弊端


好处:同步解决了多线程的安全问题
弊端:多线程都需要判断锁,比较消耗资源


七、同步的前提:


(1)必须保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线程
(2)必须是多个线程使用同一个锁,即多条语句在操作线程共享数据
(3)必须保证同步中只有一个线程在运行


八、(重点)同步的使用范围


1、为什么要限定同步的范围?


run()方法中的代码如果全放在synchronize中,就变成了单线程,同步就失去了意义。哪部分才有必要放进synchronize中呢?那就是所有线程的共享数据。
而各线程自己独立拥有的、各线程可以同时处理而不会互相影响的数据不必放进去。


2、分辨哪些代码该同步,哪些代码不该同步的方法:

(1)明确哪些代码是多线程运行代码;
(2)明确各线程的共享数据;
(3)明确多线程运行代码中哪些语句是操作共享数据的。
(4)把共享数据设置为private;
(5)把操作共享数据的代码用synchronize围起来
小诀窍:一般while或for语句中的局部变量都不是共享数据,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局部变量,所以不要放到同步中

 

九、同步的两种表现形式:

 

1、同步函数

 

(1)定义

在方法上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


(2)锁的选取

 

1)非静态同步函数

 

使用被调用的函数所在的当前对象this。

原因:函数需要被对象调用。函数都有一个所属对象引用,就是this。所以同步函数使用的锁是this。

 

2)如果同步函数被静态修饰后,使用的锁是什么呢?
通过验证,发现不再是this。因为静态方法中也不可以定义this。
静态进内存时,内存中并没有本类对象,但是一定有该类所对应的字节码文件对象,该对象的类型是Class,名称是:类名.class。这个字节码对象在内存中是唯一的,因为字节码文件只在内存中加载一次。
结论:静态同步函数使用的的锁是该方法所在的类的字节码文件对象,即类名.class文件

代码示例:

class Ticket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static int tick = 100;
	// Object obj = new Object();
	boolean flag = true;

	public void run() {
		if (flag) {
			while (true) {
				synchronized (Ticket.class)// 静态用的是class锁,如果在同步函数中去掉静态就用this。
				{
					if (tick > 0) {
						try {
							Thread.sleep(10);
						} catch (Exception e) {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code : " + tick--);
					}
				}
			}
		} else
			while (true)
				show();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void show() {
		if (tick > 0) {
			try {
				Thread.sleep(10);
			} catch (Exception e) {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show.... : " + tick--);
		}
	}
}

class StaticMethod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icket t = new Ticket();

		Thread t1 = new Thread(t);
		Thread t2 = new Thread(t);
		t1.start();
		try {
			Thread.sleep(10);
		} catch (Exception e) {
		}
		t.flag = false;
		t2.start();
	}
}

/*output:
Thread-0....code : 100
Thread-0....code : 99
Thread-0....code : 98
Thread-0....code : 97
Thread-0....code : 96
Thread-0....code : 95
Thread-1....show.... : 94
Thread-1....show.... : 93
Thread-1....show.... : 92
Thread-1....show.... : 91
*/


(3)格式:

修饰词 synchronized 返回值类型 函数名(参数列表)
{

        需同步的代码;
}

在jdk1.5后,用lock锁取代了synchronized,个人理解也就是对同步代码块做了修改,并没有提供对同步方法的修改,主要还是效率问题吧。

 

(4)代码示例:

/*
需求:
银行有一个金库。
有两个储户分别存300员,每次存100,存3次。

目的:该程序是否有安全问题,如果有,如何解决?


如何找问题:
1,明确哪些代码是多线程运行代码。
2,明确共享数据。
3,明确多线程运行代码中哪些语句是操作共享数据的。
 */
class Bank// 银行金库
{
	private int sum;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add(int n)// 定义同步函数防止安全问题
	{
		sum = sum + n;
		try {
			Thread.sleep(10);
		} catch (Exception e) {
		}// 判断下是否有安全问题
		System.out.println("sum=" + sum);
	}
}

class Cus implements Runnable// 存户用多线程存钱
{
	private Bank b = new Bank();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x = 0; x < 3; x++) {
			b.add(100);
		}
	}
}

class Bank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us c = new Cus();
		Thread t1 = new Thread(c);
		Thread t2 = new Thread(c);
		t1.start();
		t2.start();
	}
}

/*output:
sum=100
sum=200
sum=300
sum=400
sum=500
sum=600
*/



2、同步代码块:


(1)定义

希望同步方法内部的部分代码而不是同步整个方法,这样分离出来的代码段称为同步代码块,也叫临界区。


(2)锁的选取

理论上:可以指定需要获取哪个对象的同步锁,使用synchronized的代码块同样需要锁,但他的锁可以是任意对象。

最合理的选取方式:使用其方法正在被调用的当前对象:synchronized(this)。

原因:如果在this上同步(即使用this对象的锁),那么该对象其他的同步函数和同步代码块(临界区)就不能被其他任务调用了,这样就将该类的临界区都限制在了同步的范围内,相对来说效率较高。

 

在不同锁上同步示例:

// Synchronizing on another object.
import static net.mindview.util.Print.*;

class DualSynch {
	private Object syncObject = new Object();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f() {
		for (int i = 0; i < 5; i++) {
			print("f()");
			Thread.yield();
		}
	}

	public void g() {
		synchronized (syncObject) {
			for (int i = 0; i < 5; i++) {
				print("g()");
				Thread.yield();
			}
		}
	}
}

public class SyncObjec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DualSynch ds = new DualSynch();
		new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ds.f();
			}
		}.start();
		ds.g();
	}
} /*
 * Output: (Sample) g() f() g() f() g() f() g() f() g() f()
 */// :~

解释:DualSync.f( )在this上同步(通过整个同步方法),而g( )有一个在syncObject上同步的synchronized块。因此,这两个同是时互相独立的。其中main( )线程用来调用g( );Thread线程用来调用f( )。所以两个任务可以同时进人同一个对象,只要这个对象上的方法是在不同锁上同步的即可。


(3)注意:

1)虽然同步代码快的锁可以使任何对象,但是在进行多线程通信使用同步代码快时,  必须保证同步代码块的锁的对象相同,否则会报错。
2)同步函数的锁是this,也要保证同步函数的锁的对象和调用wait、notify和notifyAll的对象是同一个对象,也就是都是this锁代表的对象。


(4)格式:

synchronized(对象)
{
        需同步的代码;
}

 

(5)代码示例:

class Ticket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int tick = 1000;
	Object obj = new Object();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
			synchronized (obj)// 定义同步锁
			{
				if (tick > 0) {
					// try{Thread.sleep(10);}catch(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sale : " + tick--);
				}
			}
		}
	}
}

class Ticket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icket t = new Ticket();
		Thread t1 = new Thread(t);
		Thread t2 = new Thread(t);
		Thread t3 = new Thread(t);
		Thread t4 = new Thread(t);
		t1.start();
		t2.start();
		t3.start();
		t4.start();
	}
}

/*output(example)
Thread-3....sale : 1000
Thread-3....sale : 999
Thread-3....sale : 998
Thread-3....sale : 997
Thread-3....sale : 996
Thread-3....sale : 995
...
*/


 

十、同步函数和同步代码块的区别:


1、锁

 

(1)同步函数使用的锁是固定对象;

(2) this同步代码块使用的锁可以是任意对象。

2、效率

 

(1)同步函数是对整个方法进行控制;

(2)同步代码块是对方法内部的部分代码进行控制;

结论:同步代码块可以使多个任务访问对象的时间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因此一般定义同步时,建议使用同步代码块。

 

十一、(重点)多线程的单例设计模式:


1、饿汉式:

class Single
{
	private Single(){} //私有化构造函数,不让别的类建立该类对象。
	private static Single s = new Single(); //创建私有并静态的本类对象。
	public static Single getInstance()//定义公有并静态的方法,返回该对象。
	{ 
		return s;
	}
}


2、懒汉式:

class Single
{
	private Single(){} 
	private static Single s;
	public static Single getInstance()
	{
		if(s==null)
			s=new Single();
		return s;
	}
}

 

十二、(重点)饿汉式和懒汉式的区别:


1、对象的创建

 

(1)饿汉式是类一加载进内存就创建好了对象;
(2)懒汉式则是类加载进内存的时候,对象还没有存在,只有调用了getInstance()方法时,对象才开始创建。

 

2、线程安全

 

懒汉式是实例(对象)的延迟加载,如果多个线程同时操作懒汉式时就有可能出现线程安全问题,解决线程安全问题可以加同步来解决。但是加了同步之后,每一次都要比较锁,效率就变慢了,所以可以加双重判断来提高程序效率。


如将上述懒汉式的Instance函数改成同步:

class Single
{
	private Single(){}

	private static Single s = null;

	public static Single getInstance()
	{
		if(s==null)
		{
			synchronized(Single.class)//注意:加同步时使用的锁是Single.class
			{
				if(s==null)
					s = new Single();
			}
		}
		return s;
	}
}

class Single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ingle s = Single.getInstance();
	}
} 

以上也可称为“延迟加载的单例设计模式示例”。


 

十三、线程的几种状态:


 

1、新建:
创建一个线程有两种方式,一是继承Thread类,二是实现Runnable接口。

当一个线程对象被创建,但是没有开启,这个时候,只是为线程对象开辟了内存空间和初始化数据。这个状态很短暂。
注意:Thread类的方法调用了底层程序;因为java自己不会创造线程,只能调用windows创造的线程


2、就绪(可运行):
新建的对象调用start方法,就开启了线程,线程就到了就绪状态。在这个状态的线程对象,具有执行资格,没有执行权。只要调度器把时间片分配给线程,线程就可以运行。

3、运行:
当线程对象获取到了CPU的时间片。在这个状态的线程对象,既有执行资格,也有执行权。

4、阻塞:
运行过程中的线程由于某些原因(比如wait,sleep),释放了执行资格和执行权。当然,他们可以回到运行状态。只不过,不是直接回到,而是先回到就绪状态。

5、死亡:
当线程对象调用的run方法结束,就让线程对象死亡,在内存中变成了垃圾。



十四、阻塞状态:

一个任务进入阻塞状态,可能有如下原因:

1、当线程调用了自身的sleep(milliseconds)方法或其他线程的join()方法,就会进入休眠状态(该状态既停止当前线程,但并不释放所占有的资源)。当sleep()结束或join()结束后,该线程进入就绪状态,继续等待OS分配时间片;

2、当线程刚进入就绪状态(注意,还没运行),发现将要调用的资源被synchroniza(同步),获取不到锁标记,将会立即进入锁池状态,等待获取锁标记(这时的锁池里也许已经有了其他线程在等待获取锁标记,这时它们处于队列状态,既先到先得),一旦线程获得锁标记后,就转入就绪状态,等待OS分配CPU时间片;

3、当线程调用wait()方法后会进入等待队列(进入这个状态会释放所占有的所有资源,与阻塞状态不同),进入这个状态后,是不能自动唤醒的,必须依靠其他线程调用notify()或notifyAll()方法才能被唤醒(由于notify()只是唤醒一个线程,但我们由不能确定具体唤醒的是哪一个线程,也许我们需要唤醒的线程不能够被唤醒,因此在实际使用时,一般都用notifyAll()方法,唤醒有所线程),线程被唤醒后会进入锁池,等待获取锁标记。


示意图如下:


十五、wait()、notify()、notifyAll()


1、具体用法


wait():
使一个线程处于等待状态,并且释放所持有的对象的lock。 

notify():
唤醒一个处于等待状态的线程,注意的是在调用此方法的时候,并不能确切的唤醒某一个等待状态的线程,而是由JVM确定唤醒哪个线程(一般是最先开始等待的线程,即线程池中的第一个线程),而且不是按优先级。 


Allnotity():
唤醒所有处入等待状态的线程,注意并不是给所有唤醒线程一个对象的锁,而是让它们竞争。


2、为什么这些方法都只存在于同步中?

 因为这些方法的作用是对持有监视器(锁)的线程进行操作,而只有同步才具有锁。


3、为什么这些方法必须使用同一把锁?

 因为这些方法在操作同步中线程时,都必须要标识它们所操作线程持有的锁,只有同一个锁上的被等待线程,可以被同一个锁上notify唤醒,而不可以对不同锁中的线程进行唤醒。
也就是说,等待和唤醒必须是同一个锁。


4、为什么这些用来操作线程的方法定义在Object类中?

 因为这些方法的作用是对持有监视器(锁)的线程进行操作,而锁可以是任意对象,所以可以被任意对象调用的方法必须定义在Object类中。


5、wait()、notify()、notifyAll()的定义和使用规则

 (1)这些方法只存在于同步中;
(2)使用这些方法时必须要指定所属的锁,即被哪个锁调用这些方法;
(3)而锁可以是任意对象,所以任意对象调用的方法就定义在Object中。


十六、sleep():

 

使一个正在运行的线程处于睡眠状态,是一个静态方法,调用此方法要捕捉InterruptedException异常。

sleep()和wait()的区别:
1、这两个方法来自不同的类,sleep()来自Thread类,而wait()来自Object类。
2、sleep是Thread的静态类方法,谁调用的谁去睡觉,即使在a线程里调用了b的sleep方法,实际上还是a去睡觉,要让b线程睡觉要在b的代码中调用sleep。而wait()是Object类的非静态方法。
3、sleep()释放资源不释放锁(它不操作锁),而wait()释放资源释放锁;
4、使用范围:wait,notify和notifyAll只能在同步控制方法或者同步控制块里面使用,因为它们要操作锁;而因为sleep没有对锁的操作,所以sleep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


十七、死锁

 

两个线程对两个同步对象具有循环依赖时,就会发生死锁。即同步嵌套同步,而锁却不同。


示例代码:

/*
死锁。
同步中嵌套同步。
 */
class Ticket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int tick = 1000;
	Object obj = new Object();
	boolean flag = true;

	public void run() {
		if (flag) {
			while (true) {
				synchronized (obj) {
					show();
				}
			}
		} else
			while (true)
				show();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how()// this
	{
		synchronized (obj) {
			if (tick > 0) {
				try {
					Thread.sleep(10);
				} catch (Exception e) {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code : " + tick--);
			}
		}
	}
}

/* 死锁,两个锁互相嵌套 */
class Test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boolean flag;

	Test(boolean flag) {
		this.flag = flag;
	}

	class MyLock {
	}

	MyLock locka = new MyLock();
	MyLock lockb = new MyLock();

	public void run() {
		if (flag) {
			while (true) {
				synchronized (locka)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if locka ");
					synchronized (lockb)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if lockb");
					}
				}
			}
		} else {
			while (true) {
				synchronized (lockb)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else lockb");
					synchronized (locka)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else locka");
					}
				}
			}
		}
	}
}

class DeadLock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主函数多线程验证
	{

		Ticket t = new Ticket();

		Thread t1 = new Thread(t);
		Thread t2 = new Thread(t);
		t1.start();
		try {
			Thread.sleep(10);
		} catch (Exception e) {
		}
		t.flag = false;
		t2.start();
	}
}

/*output:
Thread-0....code : 1000
Thread-0....code : 999
Thread-0....code : 998
Thread-0....code : 997
Thread-0....code : 996
Thread-0....code : 995
Thread-0....code : 994
Thread-0....code : 993
Thread-0....code : 992
Thread-0....code : 991
*/



十八、多线程间通讯:


多线程间通讯就是多个线程在操作同一资源,但是操作的动作不同。


1、为什么要通信

多线程并发执行的时候, 如果需要指定线程等待或者唤醒指定线程, 那么就需要通信.比如生产者消费者的问题,生产一个消费一个,生产的时候需要负责消费的进程等待,生产一个后完成后需要唤醒负责消费的线程,同时让自己处于等待,消费的时候负责消费的线程被唤醒,消费完生产的产品后又将等待的生产线程唤醒,然后使自己线程处于等待。这样来回通信,以达到生产一个消费一个的目的。


2、怎么通信

在同步代码块中, 使用锁对象的wait()方法可以让当前线程等待, 直到有其他线程唤醒为止。使用锁对象的notify()方法可以唤醒一个等待的线程,或者notifyAll唤醒所有等待的线程。多线程间通信用sleep很难实现,睡眠时间很难把握。


3、代码示例:

/*
对于多个生产者和消费者。
为什么要定义while判断标记。
原因:让被唤醒的线程再一次判断标记。


为什么定义notifyAll,
因为需要唤醒对方线程。
因为只用notify,容易出现只唤醒本方线程的情况。导致程序中的所有线程都等待。

 */

class Resource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count = 1;
	private boolean flag = false;

	// t1 t2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et(String name) {
		while (flag)
			try {
				this.wait();
			} catch (Exception e) {
			}// t1(放弃资格) t2(获取资格)
		this.name = name + "--" + count++;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生产者.."
				+ this.name);
		flag = true;
		this.notifyAll();
	}

	// t3 t4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out() {
		while (!flag)
			try {
				wait();
			} catch (Exception e) {
			}// t3(放弃资格) t4(放弃资格)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消费者........."
				+ this.name);
		flag = false;
		this.notifyAll();
	}
}

class Producer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Resource res;

	Producer(Resource res) {
		this.res = res;
	}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
			res.set("+商品+");
		}
	}
}

class Consumer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Resource res;

	Consumer(Resource res) {
		this.res = res;
	}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
			res.out();
		}
	}
}

class ProducerConsume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source r = new Resource();

		Producer pro = new Producer(r);
		Consumer con = new Consumer(r);

		Thread t1 = new Thread(pro);
		Thread t2 = new Thread(pro);
		Thread t3 = new Thread(con);
		Thread t4 = new Thread(con);

		t1.start();
		t2.start();
		t3.start();
		t4.start();

	}
}

/*output:
Thread-1...生产者..+商品+--775625
Thread-2...消费者.........+商品+--775625
Thread-0...生产者..+商品+--775626
Thread-3...消费者.........+商品+--775626
Thread-0...生产者..+商品+--775627
Thread-2...消费者.........+商品+--775627
Thread-1...生产者..+商品+--775628
Thread-2...消费者.........+商品+--775628
Thread-0...生产者..+商品+--775629
Thread-3...消费者.........+商品+--775629
Thread-0...生产者..+商品+--775630
Thread-2...消费者.........+商品+--775630
Thread-1...生产者..+商品+--775631
Thread-2...消费者.........+商品+--775631
Thread-0...生产者..+商品+--775632
Thread-3...消费者.........+商品+--775632
*/


### 关于Java多线程编程的拓展学习资料 #### 一、线程安全与同步机制 在Java中,为了确保多个线程能够安全地访问共享资源而不发生数据竞争,通常会采用多种方式来实现线程间的同步控制。上述提到的`VolatileAtomicThread`类展示了通过`synchronized`关键字锁定对象实例的方式来进行同步处理[^1]。 ```java public class VolatileAtomic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int count = 0; private final Object lockObj = new Object();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nchronized (lockObj){ count++; System.out.println("count =======>> " + count); } } } } ``` 除了使用`synchronized`外,还可以利用更高效的原子操作(如`AtomicInteger`),以及显式的锁机制(如`ReentrantLock`)。这些方法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阻塞开销并提高程序性能。 #### 二、并发工具包中的高级特性 Java提供了丰富的并发工具库——`java.util.concurrent`,其中包含了诸如`CountDownLatch`, `CyclicBarrier`, `Semaphore`等实用组件。它们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加灵活地管理复杂的多线程场景下的协作逻辑。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等待一组线程完成特定的任务之后再继续执行后续的操作;此时就可以考虑应用`CountDownLatch`: ```java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untDownLatch; class Worker extends Thread{ private CountDownLatch latch; public Worker(CountDownLatch latch){ this.latch=latch;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try { // 执行任务... Thread.sleep((long)(Math.random()*10)); // 表示当前工作已完成 latch.countDow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 主线程创建计数器,并启动子线程们 final int N=5; CountDownLatch cdl=new CountDownLatch(N); for(int i=0;i<N;++i) new Worker(cdl).start(); try { // 等待所有子线程结束 cdl.a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ignored){} System.out.println("All threads have finished."); ``` #### 三、异步通信模式的应用实践 当涉及到不同模块之间的解耦合设计时,“发布/订阅”模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这里提到了一个简单的观察者接口定义[^2],它允许主通知其注册过的监听者有关状态变化的信息。 ```java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 void update(String message); } ``` 基于此基础之上构建完整的事件驱动架构,则可以使系统的各个部分保持松散联系的同时又能高效互动。 #### 四、数据库连接池配置优化建议 对于频繁读写的Web应用程序而言,合理设置JDBC连接参数至关重要。下面给出了一组典型的MySQL数据库URL及其用户名密码组合[^3]: ```properties jdbc.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day06?useSSL=false&serverTimezone=UTC jdbc.user=root jdbc.password=root ```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项目部署过程中应当遵循最小权限原则分配账户角色,并且尽可能启用加密传输选项以保障安全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