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经做过多年图形界面产品,包括开发和设计,也领悟了一些产品设计的方法论,整理出来同大家分享。
这篇文章想谈的是界面设计容易出现的一个误区。
先直接上干货,本文的观点:
观点
- 界面设计,本质上是解决人和数据的交互,主要就是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 数据在其生命期,有三种状态,“输入” - “存取” -“ 输出”
- 不同的状态,应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才是最适合的
- 好的设计,针对不同的状态,会让数据以不同的形式呈现
- 而不好的设计,会混淆搭配,比如以适合存储的形式来设计输入,输入的体验就不一定最优
接下来,使用一些例子来阐述这个观点。
起因
先谈谈我是如何意识到这个问题的。
职场人有件事情天天要做 – 写工作日志。
我公司工作日志,长这样
填写步骤如下
选择“项目”,类别,描述内容(输入文字),填写工时(输入数字)
但这个过程只定义了一个工作任务,经常我们一天可能会处理不同的工作内容,这样需要再新建若干项继续这个过程。
要正常填写一天的工作内容,需要操作十几次鼠标,并穿插多次键盘切换。
天下的工作日志都这几项,这个界面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不过,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直到我有次在客户公司见到如下的工作日志界面。
这是S公司的日志填写界面,(客户系统不能截图,仅在excel中做了一个大概的样子)
可以看到,这个界面将类别直接展开,使用一个矩阵结构来填写,一次可以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