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我们常用的方法就是equals方法和hashcode方法。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hashcode方法是什么以及它的实现。
先上代码:
@Test
public void testHashCode(){
String s1 = "aaa";
String s2 = "aaa";
String s3 = new String("aaa");
StringBuilder s4 = new StringBuilder("aaa");
System.out.println(s1.hashCode() + " " + s2.hashCode());
System.out.println(s3.hashCode() + " " + s4.hashCode());
}
//输出
96321 96321
96321 1161667116
通过运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前三个散列码结果相等。而s4结果却与前三个都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我们来到String和StringBuilder的源码中可以发现,两者的实现方式是不一样的,String类中的hashCode方法与Object中的方法不同,已经是重写过的,方便进行实例判断。而StringBuilder中并没有重写hashCode方法,仍然调用的是Object中的hashCode方法,输出的是对象的存储地址。
//Java11版本:String->hashCode
public int hashCode() {
int h = hash;
if (h == 0 && value.length > 0) {
hash = h = isLatin1() ? StringLatin1.hashCode(value)
: StringUTF16.hashCode(value);
}
return h;
}
public static int hashCode(byte[] value) {
int h = 0;
for (byte v : value) {
h = 31 * h + (v & 0xff);
}
return h;
}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为什么StringBuilder的散列码与其他数据的不同。
同时我们通过源码可以发现,Java中的基本数据类型的hashCode方法都是重写过的,我们可以很轻松地通过equals方法与hashCode方法判断两个实例对象地值是否相等。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在自定义类中也可以通过重写hashCode方法实现对象的比较。
//参考自Java核心技术卷一
//Java核心技术卷一提供了两种方法实现
public int hashCode()
{
//Double的hashCode方法可避免创建Double对象,返回int类型结果
return 7*Objects.hashCode(name)
+11*Double.hashCode(salary)
+13*Objects.hashCode(hireDay);
}
public int hashCode()
{
//通过各个参数调用Object.hashCode()方法并组合散列码
return Object.hash(name,salary,hireDay);
}
借此,我们就可以通过变量本身的hashCode方法来重写我们自定义对象中的hashCode方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