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苹果实验室全体成员
时间:2021.10.01
关键词:读研or工作、保研or考研、迷茫期、自主学习、计算机、学习规划
受众:主要为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生
主笔:18届CYL
特别鸣谢:薛俊皓、韩宇捷
“上了大学就轻松了”“60分万岁”
相信大家在高中时期不止一次被高中老师如此骗过。可能在一些普通学校上述言论具有一定的市场,可惜大家进入了我国重点建设的985、双一流高校,这里聚集了各种各样的充满理想或迷茫不前的人。
我们总是会问自己愿意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努力、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我到底喜欢做什么?我可不可以现在躺平?我现在努力的方向应该是什么?我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答案。也会因为没有目标与规划而没有努力方向与坚持下去的动力。
当然,高校作为培养各类人才的温床,这里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大家有着不同的理想,无论是音乐、舞蹈还是体育、电子竞技等等,都值得我们为之拼尽全力。不过,苹果实验室作为计算机学院的学习类组织,撰写此贴的内容集中于本科期间学习路线的宏观规划建议。
以下内容分别从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部分展开。
大一:适应期
从高中过度到大学之后,从应试教育转为高等教育我们每个人自然会有或长或短的适应期。其中主要问题大概是:初入大学的迷茫与美好大学愿景之间的矛盾、自主学习能力的欠缺与远大志向的矛盾。
作为新生刚刚进入大学之后主要任务是为期近一个月的军训。同期各大学生组织与社团花样招生,每个新生都面临信息多而杂、有用信息少而不全的问题,造成找到找不到合适的组织完全看命的现状。而错过了招生季想要找组织更是难上加难。
(此处应有部分优秀组织的介绍贴链接:苹果、极光网安、学助、学生会、勤助中心、云麓谷、小团子、科协)
国庆过后,新生正式进入大学状态开始课程学习。当然大一的课程在设计上可能会让大家产生一个疑问:**我上的是计算机吗?**除了个别的C语言、数据结构以外充满课表的电路、高数让不少人都措手不及。甚至因为觉得自己上了个假985的假计算机,从而产生“上课无用论”、“60分万岁”等错误心理。
大学的第一次迷茫期——实际教学与想象中成为”天才黑客““高级工程师”所需的教学之间的矛盾,正式拉开序幕。
若仅仅是面向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如前后端技术、移动应用开发等)然后找工作,那电路等知识的应用性确实值得商榷。但我相信绝大多数同学并不会在大一刚开始就想把自己的路走死。
大多数同学对技术表现出超高的兴趣却

本文主要针对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生,详述了从大一到大四的学习规划建议。大一重在适应与基础课程学习,大二面临专业选择,关注成绩、竞赛、科研和学生工作。大三需在选定方向上坚持,大四则是收获的季节。强调了成绩、编程能力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寻找学习的意义,保持忧患意识。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94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