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与集线器(HUB)抓包上的区别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HUB抓取网络摄像机等设备的数据包,包括HUB与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对比,帮助读者理解HUB抓包的具体操作及背后的网络传输机制。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当你想要知道一台网络设备,例如网络摄像机(IPC)往外发送了什么数据,你可以怎么抓包呢,考虑一些网段等因素,可以直接使用集线器(HUB)进行抓包。

 

HUB抓包方式

一般通过下图的连接方式就可以在PC机上利用wireshark等抓包工具,抓取网络上发送给设备的数据包和设备发送到网络上的数据包。

 

HUB抓包原理

 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属于1层设备,每发送一个数据,所有的端口均可以收到,采用了广播的方式

上图中网络发送给1口的数据会广播到每一个接口,因此发送给3口的数据可以在2口获取到

 

HUB与交换机

  • 转发方式

       直接利用交换机是不能实现上面的操作的,因为交换机的转发方式与HUB不同,不是通过广播的方式进行转发数据的

       而是在每个端口形成一张MAC地址转发表,根据数据包的MAC地址转发数据

  • 传输方式

      集线器内部采用了总线型拓扑,各个节点共用一条总线进行通信,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采用了CSMA/CD协议,在同一时间内必须是单        向的,只能维持在半双工模式下。两个端口不能同时收发数据,并且当两个端口通信时,其他端口不同工作。

当交换机上的两个端口通信时,它们之间的通道是相互独立的,可以实现全双工通信。两个端口同时收发数据

  • 带宽影响

  集线器无论有多少个端口,所有的端口共享一条宽带,同一时刻只能有两个端口传输数据,并且只能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

继续检查“ 1. **设备层级功能** - **集线器Hub)**:工作在OSI物理层,本质为多端口信号放大器。接收任意端口数据后,以**广播形式**向所有端口转发,采用**半双工**通信模式。所有设备共享带宽(如100Mbps集线器连接5台设备,每台实际带宽≤20Mbps),且易产生数据冲突(需CSMA/CD协议检测冲突),形成单一冲突域,适合极小型网络。 - **交换机(Switch)**: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内置MAC地址表。首次通过**泛洪-学习机制**记录设备MAC地址端口映射关系,后续基于目标MAC地址**精准单播**至对应端口,支持**全双工通信**(同时收发),每个端口为独立冲突域,大幅提升带宽利用率(如100Mbps交换机每端口独享100Mbps)。 2. **关键差异** - **冲突域**:集线器所有端口处于同一冲突域,设备越多冲突概率越高;交换机为每个端口隔离冲突域,避免竞争。 - **转发方式**:集线器广播导致冗余流量(安全性低),交换机单播减少网络拥塞。 - **性能指标**:交换机通过硬件ASIC芯片加速转发,延迟低(μs级);集线器依赖物理层处理,延迟较高。 3. **实验验证目标** 通过构建两种网络拓扑,利用Wireshark抓包观察广播/单播流量差异,对比多设备通信时的吞吐量、延迟及冲突发生频率,理解二层交换技术对局域网性能优化的核心机制,为网络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04-0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