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地址解析协议

1 ARP

:为IP地址对应的硬件地址之间提供动态映射。

2 广播

广播:ARP发送一份称作ARP请求的以太网数据帧给以太网上的每个主机。

数据帧中包含目的主机的Ip地址,如果你是这个IP拥有者,请回答你的硬件地址。

3 ARP的分组格式

以太网的原地址和目的地址,帧类型2,硬件类型2,协议类型2,长度,协议地址长度1,op2,发送端以太网的地址,发送端IP

,目的以太网地址,目的IP地址。

4 ARP代理

不能直接发给主机端,而是通过路由器中转。

5 免费ARP

主机发送ARP查找自己的IP地址。



RARP的分组格式与ARP分组格式一样。

2

具有本地磁盘的系统引导,一般是从磁盘的配置文件中读取ip地址。但是无盘机,则需要采取其他方式来获取。

3 采用最先收到的RAR请求。




### 地址解析协议 (ARP) 介绍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是一种用于将网络层地址(通常是IP地址)转换成链路层地址(如MAC地址)的通信协议。该协议在网络中的主要职责是在局域网内提供一种机制,使一台计算机能够找到另一台计算机的硬件地址。 #### 工作原理 当源设备想要向同一子网内的目的设备发送数据时,它会先查找本地缓存中的ARP表项以获取对应的目的MAC地址。如果找不到,则发起一个广播形式的ARP请求消息给整个局域网上的所有节点询问谁拥有特定的目标IP地址,并等待接收方回复其对应的物理地址信息[^1]。 一旦接收到回应,即包含了被查询机器的MAC地址的信息后,源设备不仅可以直接利用这个新获得的知识构建帧头并继续传输过程;还会更新自身的ARP高速缓存以便未来再次遇到相同的寻址需求时不需重复上述操作,从而提高了整体性能效率[^4]。 #### 功能特性 - **动态映射**:ARP实现了从逻辑层面到物理层面的身份识别转变,确保即使在网络拓扑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能维持有效的通讯连接。 - **优化资源利用率**:通过维护临时性的映射条目而非永久存储每一对关联关系的方式减少了不必要的内存占用以及降低了因频繁交互所带来的带宽消耗问题。 - **支持逆向解析**:虽然标准定义下主要是由高层调用底层服务来完成正向变换工作,但在特殊应用场景里也允许借助于rarp/rarpd等工具实现相反方向的操作——也就是基于已知的MAC定位相应的IPv4标识符[^2]. ```python import socket from scapy.all import * def get_mac(ip_address): arp_request = Ether(dst="ff:ff:ff:ff:ff:ff")/ARP(pdst=ip_address) answered_list = srp(arp_request, timeout=2, verbose=False)[0] for element in answered_list: return element[1].hwsrc if __name__ == "__main__": target_ip = "192.168.1.1" mac_addr = get_mac(target_ip) print(f"The MAC address of {target_ip} is {mac_addr}")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