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OSI七层参考模型
- OSI--七层参考模型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 一.OSI七层参考模型
- 7..应用层:通过人机交互来实现各种各样的服务
- 6..表示层:编码 解码 加密 解密
- 5.会话层:发现 建立 维持 终止会话进程
- 4.传输层:
- 3.网络层:根据IP地址来进行逻辑寻址 编制、寻址 -- IP协议--国际网络协议
- 2. 数据链路层:
- 1.物理层:定义电气电压 光学特性 接口规范
- 分层的目的:
- 如何定义N层设备?
- 二. TCP的建立--三次握手
- 封装和解封装
- TCP/IP 是四层或五层模型
- 三. IP地址
- 私有地址--免费使用、本地唯一性
- 公有地址--付费使用,全球唯一性
- 特殊的IP地址:
- 0.0.0.0/0 无效地址/默认地址/缺省地址
- 255.255.255.255 受限广播地址
- 127.0.0.1 本地环回地址
- 169.254.x.x/16 本地私有地址
- 192.168.1.255/24主机位全1的地址--广播地址
- 在一个网段内,除了主机位全0和主机位全一的地址外,剩下的地址均可给主机使用
- 可用地址数量:2^主机位-2
- 总结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
OSI–七层参考模型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一.OSI七层参考模型
由第七层到第一层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会表应传网数物)
由第一层到第二层为:(物数网传会表应)
7…应用层:通过人机交互来实现各种各样的服务
对应程序提供接口
6…表示层:编码 解码 加密 解密
5.会话层:发现 建立 维持 终止会话进程
产生数据
传递数据
4.传输层:
1.通过过端口号来区分不同的服务
端口号范围:0-65535
端口号分类:
静态端口号 1-1023 一个端口号对应一个服务,呈永久绑定关系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80/8080
https--安全 443
域名系统(DNS)-----TCP/UDP 端口 53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TCP端口 80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TCP端口 25
邮局协议(POP)----TCP端口 110
Telent ----TCP端口 23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UDP端口 67和68
文件传输协议(FTP)-- TCP端口 20和21
URL:https://www.sogou.com:443--静态端口号被省略掉了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
动态端口号 1024-65535 一个端口号对应一个服务,呈暂时性绑定关系
0为保留端口号,在网络编程中使用,用于代表所有端口号
2.提供可靠的传输 协议--标准,可以对话的标准
TCP 传输控制协议 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
UDP 用户协议报文协议 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协议
面向连接--三次握手,四次挥手机制
可靠--确认 重传 排序 流控
TCP 传输速度--慢
UDP 传输速度--快
3.数据分段
MSS 最大段长度 1480B
MTU 最大传输单元 1500B
单位的换算关系 ---字节和位
1字节=8位
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
3.网络层:根据IP地址来进行逻辑寻址 编制、寻址 – IP协议–国际网络协议
互联网的每一个节点必然会存在一个IP地址
2. 数据链路层:
LLC –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为上层服务提供FSC校验–封装与解封装
MAC – 媒介访问控制子层 – 根据MAC地址来进行物理寻址
1.物理层:定义电气电压 光学特性 接口规范
分层的目的:
–降低层次之间的关联性,某一层的协议增加或减少不影响其他层次协议的工作。
–便于标准化的制定。
–便于学习和了解计算机的层次
如何定义N层设备?
·此设备可以解封装到第N层,就称之为N层设备。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为了保证TCP的面向连接
SYN:同步序列号请求
ACK:确认
Seq+1=ack
二. TCP的建立–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FIN-请求连接
封装和解封装
封装可以理解为各层将每一层的实现数据添加到内容数据之前,解封装是逆过程。“而真正完成这个工作的是工作在各个层次的协议”
TCP/IP 是四层或五层模型
三. IP地址
互联网的每一个节点都会有一个IP地址
IP地址的分类
版本:
IPv4地址、IPv6地址
IPv4地址–32位的二进制数,由点分十进制的方法表示
一个完整的IP地址需要子网掩码/网络掩码 netmask
网络掩码的作用:
区分网络位和主机位
网络位:标识此IP地址处于哪个广播域内
主机位:可以给主机分配的IP地址
子网掩码中 1 代表网络位
子网掩码中 0 代表主机位
IPv4地址的分类:
根据使用场景(范围)
IPv4地址 有限地址 2^32 – 约42亿
私有地址–免费使用、本地唯一性
公有地址–付费使用,全球唯一性
IPv4地址,根据第一个8位的范围分为:
A 1-126
B 128-191
C 192-223
D 224-239
E 240-254
其中ABC三类地址为单播地址、D类地址为组播地址、
E类地址科研使用,保留。
单播地址:既可以作为源地址,也可以作为目标地址使用
组播地址:只能作为目标地址去使用
主类网:默认情况下,ABC三类地址拥有默认的子网掩码长度
A /8 255.0.0.0
B /16 255.255.0.0
C /24 255.255.255.0
私有地址范围:
A:10.0.0.0/8
B:172.16.0.0/16-172.31.0.0/16
C:192.168.0.0/24-192.168.255.0/24
特殊的IP地址:
0.0.0.0/0 无效地址/默认地址/缺省地址
作用:在网络中表示所有IP地址
255.255.255.255 受限广播地址
作用:广播地址,只能作为目标地址使用,表示目标为所有IP地址
127.0.0.1 本地环回地址
作用:用于检测TCP/IP协议栈道是否能够正常的封装和解封装数据,PC在系统安装完成之后默认存在
用于检测网卡的好坏 —使用测试连通性指令PING
169.254.x.x/16 本地私有地址
作用:当PC无法通过自动获取IP地址的方式获取到IP地址时,PC会自动产生一个IP地址,即169.254.x.x/16
192.168.1.0/24 主机位全0的地址-网络地址
主机位全0的地址代表一个网段,代表本网段内的所有IP地址 – 如:xx班全体同学
代表地址范围:192.168.1.1/24–192.168.1.254/24
此地址不能给主机使用
192.168.1.255/24主机位全1的地址–广播地址
主机位全一的地址代表本网段内的广播地址,只能作为目标使用;也不能给主机使用—xx班班群内@所有人
在一个网段内,除了主机位全0和主机位全一的地址外,剩下的地址均可给主机使用
可用地址数量:2^主机位-2
总结
详细介绍了OSI七层参考模型及其功能。学习了IP地址及之间的二进制转化,学会区分网络位和主机位,以及可用地址数量的判断和计算方法。